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资产管理

时间:2024-04-25

谢菁 高明亮

【摘要】应收账款管理的精细化与系统化是未来应收账款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得不采取赊销,使得应收账款逐渐成为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资产类别之一。然而,随着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余额的不断增大,坏账风险也越发显现出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一步。盘活应收账款对于降低交易成本、防范财务风险,特别是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资产管理

一、前言

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在开展生产运营活动,在对外开展营销、提供劳务等情况时,需要向对方收取的资金,主要包括买方、被服务方应缴纳的货款及税费,买方提前垫付的相关费用等。这是在市场发展、商业领域诚信体系下出现的,属于企业所有、但是需要经历一个时期方可兑现的债权。这是一項非常关键的流动性资产,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它的安全性及质量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

二、应收账款金额过大对企业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采取赊销途径,持续进行营销,规模逐渐增长,应收账款也相应持续扩张,这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现金流等产生重大影响。现金流规模持续下降,直接制约其支付水平、偿还债务能力,影响其周转。基于这种情况,造成有的企业盈利水平较高但是现金不够富余,财务状况从账目看表现很好,但是现金非常短缺,并且会出现资金供应不上问题,给企业稳健运行产生不良干扰。

当企业遇到新的项目时,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无法启动,致使企业错失良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盈利状况

假设企业应收账款资金量较高,容易由于债务人方面的市场领域风险、特别是破产等因素制约而出现坏账,能够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这是由资金量规模所决定,资金量大,风险随着提高;并且受到时间长短的制约,拖延时间长,出现坏账几率随之提高。假设这一情况不断恶化,坏账规模过大,必然给企业经营发展产生负面制约。

三、企业应收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信用管理不规范

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信用管理机构,有的组建评审组,主要包括行政部门、计划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参与,大部分是兼职,对客户信用情况并不能全面掌握,仅仅是了解营业执照等方面情况,而且这些人员并不具备系统完备的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等理论和能力。信用评审小组没有严格规范的调研程序,具有一定随意性,后期往往倾向于依赖业务人员提供信息,信用授权不够规范。企业信用管理相关政策不够健全,不能就企业信用情况、行为情况给予支撑和帮助,不能对信息录入、开展评价、账目和资金的产生以及回收等方面,开展严格全方位督查。

(二)合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营销人员缺乏风险理念,有些情况下出于获得订单的考虑,盲目接受客户要求,而忘记了潜在风险。在合同进行签署过程中,对其科学严谨性不够关注,对相关法律方面义务不够重视,对收回资金时间、超期收取利息、发票开具等方面条文缺乏重视,导致潜在风险增多。合同达到约定时间期限时,如果没有进行延续,就会出现相应风险。一些客户合同达到约定时限时,继续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并未继续签订合同,导致出现一定风险。如果客户失去支付能力或者人为蓄意,而且没有存在效力的合同作为保障,开展司法程序过程中,必然给企业增添大量麻烦,牵扯很大精力,即便是能够得到相关资金,也必然遭受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权责不清晰

一些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各个单位管理不够集中、权力和责任不够明晰,整体管理效能较低。各个内设单位之间联络不够紧密,负责销售单位通常只关注营销这个领域,对于外欠资金回收、相关证明材料整理等不够关注:负责财务单位通常只关注记录工作、核算工作,对于经销单位和客户的约定不够关注。和客户进行账目核对、追回拖欠资金等,有关单位通常是谁也不愿负责,彼此扯皮,出现了严重内耗,通常造成不能及时进行账目核对,对于拖欠资金不能随时进行追要,导致形成相应风险。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是防止出现风险、提升整体效能的保障。从当前情况看,有的企业对于内部监管机制缺乏关注,机制不够完善:为数不少的企业并未组建内部审计部门,有的虽然有机构,但是职能不全,作用发挥不到位,对会计信息、相关治理机构绩效等并不能进行全面评价。一些企业并未建立相应机制,导致不能切实发挥有效性,执行力严重丧失,造成企业利益受损。现实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实施以信用为支撑的销售,普遍并未建立严格内控机制,对客户信用情况并未实行规范、细致审核,开展以信用为支撑的营销大多数是来自行政命令或者领导层意愿,导致相关机制并未发挥作用。

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信用管理水平

结合企业实际,从应收账款领域关于信用方面来看,主要有:对不科学欠款进行核查、对拖欠根源进行剖析、及时预警并收紧额度、及时催收等。首先,在营销上对目标客户进行选择。企业应当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采用科学和规范化的程序收集客户的企业性质、财务状况、经营规模、法定代表人背景、注册资本数额等方面欠款,针对客户实际情况构建相关档案体系,对实施信用评价形成有力支撑。应结合不同客户实际状况,比如综合实力、资金规模、抵押物品、个人品质等方面,坚持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开展整体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与其进行经销活动,构建起销售体系。

对客户信用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是直接方式,即安排财务人员和客户进行直接对接,通过观察、访谈、提问等,了解有关情况,这种方式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但是精准程度不高,客户存在的不足不易发现:二是间接方式,即对客户提供或者有关部门留存的有关资料进行核查,开展全面分析。比如会计报表、信用评估部门相关信息、金融部门数据等。这需要认真开展分析和核查,以便提高准确性。

(二)建立健全赊销审批制度

企业在进行营销时,需要严格按照授信额度开展具体操作,不能超越相关标准。假设客户授信额度出现变化,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对落实情况定期实行审核,保证该领域安全运行。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内控,这是非常关键的制度机制,假设没有相应管控和制约,就会扩大相关风险。内控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对应收账款难以实效有效管理,二是不能及时有效收回资金。这种情况下,构建科学完备的内控机制,能够提升企业自我管理水平,确保健康运行,提高综合竞争力,占据市场主动。需要构建定期访问机制,及时掌握客户实际情况、意见建议,认真开展应收账款管理、监管等工作。实行预警制度,对欠款时长固定周期开展分析,分类建立台账,及时进行预警。

(四)制定往来款项对账制度,及时进行往来款项的对账

应该结合应收账款的时长、资金量等情况,建立往来款项对账相关机制。在初始阶段,财务单位就要实行常态化关注,在固定周期内,通过书面或填表等途径,要求相关单位、有关人员、领导同志报告有关情况和进展,提醒他们不能遗忘,做好资金回收工作:对超过期限但是仍然没有全部结算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专门进行分析,掌握有关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

(五)采用金融机构保理业务等新的管理方式

保理全程叫做保付代理,主要是保理提供者和债权方两者签署约定,就应收账款整体或者一部分的权力和责任进行转让,在此过程中收取相应对价。在实际情况下,如果采取托收、赊账等途径对购货费用进行计算,经销者通常会使用这种方式,通过让第三方(保理方)参与进来,能够分担相应风险。保理方应该加大对欠款进行催要的力度,针对存在风险认真进行防范,面对坏账通过有关方式进行担保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