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时间:2024-04-25

杨晨茜 张黎黎

【摘要】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银行业是金融行业核心。经济转型时期往往是金融风险的易发期和高发期。中国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关注。本文从宏观层面选取了包含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外部市场、资产泡沫四个层面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构建我国金融压力指数,以此来度量我国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压力指数;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競争力,而银行业又是金融行业核心。如果金融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影响社会秩序。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准确判定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对有针对性地防范、控制化解风险,确保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实现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引言

从1978年至今的地40多年间,随着改革开放步子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创造了大国经济体连续保持30多年高增长的奇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本文针对如何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均对金融风险及如何全面测度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尽管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经常被提到,但国内外学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概念的定义内涵并没有达成共识。不管如何定义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学者们都认为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将会对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危害,进而对金融市场以及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正如2008年的金融次贷危机(Loretan,1996;Hemosillo,1999;Kaufm an,2003;包全永,2006)。目前主要度量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法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宏层面,吕江林和赖娟(2010)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数,陶玲和朱迎(2016)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以权衡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种从微观层面,范小云等采用SES和MES的方法以及△COVaR模型测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系统金融风险,但主要是针对微观层面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未曾考虑到金融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且指标选取也并不全面。尤其是当今的银行业处于金融开放条件下,因此在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时,应考虑到外汇市场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度量我国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时,从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外部市场、资产泡沫四个层面进行研究,并给出防控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状

在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之后,2008年后国家投放了4万亿资金,投资规模过大且快速扩张,致使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匹配。在当前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货币政策随着美国加息、缩表等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鉴于中国政府在历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当的防范措施,证明中国对宏观经济具有强大的掌控能力,但我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新阶段2018-2020年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的首要任务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首要的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提高,在2017年全年贷款新增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不到10%,这表明向实体经济投放资产相对较少。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银行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贷款的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434亿元和624亿元,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经济适用房项目贷款、农业贷款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分别增长15.4%、44.2%、10.8%和16.4%。总之,银行业要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高金融业经营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能力。

四、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

在考虑到国内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基础上,结合郭娜对影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的认识,我们同样从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流动性层面、外部市场层面、资产泡沫层面四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AnaI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测算包含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外部市场、资产泡沫四个层面的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以此来度量我国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水平,并给出分析了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1指标体系选取。本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一级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选取了以下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外部市场风险、资产泡沫风险4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来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在4个二级指标中,一是宏观经济风险指标,由于银行业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而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工业增加值这5个宏观经济因素来研究分析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二是货币流动性风险指标,为反映货币流动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变化,本文选取了M2供应量、流通中的货币量、准货币供应量、个人存款、贷款总量和信托贷款量6个指标。三是外部市场风险指标,面对金融日益开放的大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全球经济隔绝而独活,因此银行业必将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为此本文选取进口额、出口额、FDI金额、外汇储备量、黄金储备量和人民币对100美元的汇率6个因素反映外部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第四是资产泡沫风险指标,由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各金融机构及其参与者的资产风险交互叠加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因此选取上证平均市盈率、深证平均市盈率、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深证综合指数(收盘)、房地产开发、住宅投资和住宅销售额这7个因素来反映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的情况。通过上述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crarchy Process,AHP),来测算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的权重。通过将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测评分成为不同的指标组,并根据各个指标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运行软件yaahp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但上述权重只有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在逻辑上才是合理的。因此,对各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所有一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有一级指标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由此计算所得到的权重向量是有效的。由各指标最后所得权重可见,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四大指标排位顺序为:资产泡沫风险影响度第一位、外部市场风险第二位、货币流动性风险排第三位,宏观经济风险排在末位。其中,在外部市场风险层面主要取决于财政赤字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资产泡沫风险中主要受到证券市场交易情况的影响。

2.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本文从四个层面选取年度指标,即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流动性、外部市场、资本市场层面下的三级指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在指标方面,根据相关经济理论知识分析指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关系,将测度指标分为同向和反向。若测度指标为同向,则表示该指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正相关关系:若测度指标为反向,则表示该指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上述分析,构建指标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具体如表5所示: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根据Illing和Liu(2003)相关研究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即金融压力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其极值称为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反映银行业的压力或风险状况,上述的四个变量从不同角度反映金融压力或风险状况,其中B1主要反映目前银行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B2主要反映银行业中的货币流动性风险,B3主要反映外部市场压力状况,B4主要反映资本市场压力或风险状况。这四个指标的总和便是总的金融压力指数FSI,即:FS=B1+B2+B3+B4

(三)实证分析结果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采用我国2009-2016年相关数据,通过上述公式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四个层面的风险分析。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外部市场风险、资产泡沫风险进行测度,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见,2009-2016年的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外部市场风险、资产泡沫风险四个层面的风险存在如下规律:首先,在2009-2016年期间,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均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且这三个层面风险的增幅都比较大。这说明我国银行业中的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将是导致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的原因,同时也说明我国对这三个层面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监管被动滞后、有效措施落实不到位。其次,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外部市场风险呈现先增后降,说明近年来我国对银行业的外部市场风险十分警惕,且监管措施初见成效。

2.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分析。根据金融压力指数对2009-2016年的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综合测评,结果如表7所示。根据表7,可以发现2009-2016年的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综合测评存在如下规律:首先,2009-2016年间,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出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次,在2009-2013年问和2014-2015年间正在逐年加大,而2013-2014年间和2015-2016年间的金融压力指数逐年差距减小,这与我国当时金融宏观政策尤其是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关的。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逐年加大,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外部市场风险2015-2016年明显降低,表明货币政策及工具使用防控了风险。金融压力指数逐年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任务艰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

五、对策建议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虽然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还在可控范围内。为防控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保证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宏、微观调控,制定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与严格监管政策有效组合,确保经济平稳发展。2017年中国的M2增速为8.2%,创下了中国有M2统计数据历史以来的最低,对应GDP增速,M2相對增速低,强化了金融监管,保持了降杠杆,保持了货币紧缩。但负债密集型行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而“爆雷”的可能,加大了金融业信贷资产风险上升的几率。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应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适时、合理使用货币工具,既要防范信贷规模膨胀,又要保证正常的资金流动性,防控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2.坚持发展和创新,大力去地方政府债务,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在房地产行业各级政府应当逐渐退出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转而去引导和监督用地与资金运作。以金融、税收手段,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潜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政府可控风险范围内,有效扩大社会和市场合力。建议利用资本化运作,形成多元主体介入,丰富并创新融资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地方债务制度建设,将预算审计常态化,定期进行财政预算审计,以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

3.金融监管部门增强兼顾调和,与时偕行,自动提防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是建立大数据平台,将银行业、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公司移动数据。二是增强监管主动性。国际经济复苏乏力,重要的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等也使我国面对跨境本钱活动和汇率颠簸等外部打击危害。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综合统计数据的实时监控与跟踪分析研究,根据数据波动变化,做好风险预警;原油期货的开办人民币国际化进入石油结算领域,这一利好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美国的缩表和加息,为防止国内资金流向美国,促使央行更加注重人民币汇率和外汇管理;加大对新兴行业、房地产及去产能去库存行业的调研频次,及时为货币政策微调提供科学依据。

4.建议金融机构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严防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一是各金融机构全力作好信用风险防控。充分运用征信系统、信贷管理平台,前瞻性做好风险客户预判。落实责任,坚持责任清收、法律清收以及督促政府实施企业重组等措施,全力做好不良资产现金清收工作,确保不良贷款下降。银行管理者和信贷人员必须了解和分析企业所处市场和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风险,防止行业风险;必须现场走访察看企业,核实经营数据,防止银企信息不对称的信用风险等管理要求,将贷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议广泛应用大数据,组建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运营管理风险监控平台,防控操作风险。提取业务信息数据风险特征,根据客户常规交易行为、账户资金波动规律、关联群体以及客户行为,运用数据相互印证,核实矫正,剔除无效预警,有效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三是鼎力培养合规文化,提防员工道德风险。合规教育活动常态化,深植员工心底,定期开展无记名员工行为排查,确保员工真反映、真监督、真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