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管控问题探讨

时间:2024-04-25

黄庆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银行业也得到快速扩张,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有4549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竞争实力,从200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银行陆续上市,目前银行业A股上市公司已有28家,还有一批银行在H股上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贸易摩擦,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增速下行,防范系统性风险“去杠杆”,资管新规落地,银行业经营压力增大,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资产率上升,银行股“破净潮”,有的银行由于扩张过于迅速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银行业结束了“躺着赚钱”的时代。因此,银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控已成为引起社会关注的金融界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总结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其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为上市银行进一步提升财务风险管控水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一、上市银行财务风险及其种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必然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银行业由于其经营特殊性必然面临着更多重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比较广义的,凡其在从事经营或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均可归为财务风险。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风险

指由于上市银行资本缺乏使得公司对客户的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终清偿能力减弱,从而使生存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降低了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而言,资本风险关系着其正常经营情况。根据银监会资本新规过渡期安排,2018年底银行业均需要达到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要求,即“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5%、9.5%和11.5%,其他银行不能低于7.5%、8.5%和10.5%”。目前,一些银行暂时达不到这个要求,存在着较大经营风险,这也是2018年不少银行再度“排队”IPO的重要目的。

(二)资产质量风险

指银行各类不良资产在所有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程度。资产质量风险会使银行资产出现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能为自身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出现下滑趋势,使得银行在营运、获利、偿债等方面出现问题。近几年来我国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在上扬,直至2018年上半年26家上市银行中才出现20家不良率出现逆势下降,但仍有4家出现上升,2家与年初持平。

(三)流动性风险

指由于上市银行的资产缺乏流动性导致多方面流动性出现困难的可能,或虽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取得丰裕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支付到期债务而产生的风险,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这是上市银行财务风险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种。

(四)信用风险

指银行在交易过程中,因交易对象未按期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在银行业上市公司担保、承兑、贷款以及投资等表内表外等各类业务中。

(五)投资风险

指银行因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对投资人的资金无法到期还本付息及所获收益无法预计的风险。这项风险主要存在于理财业务中。由于投资过程中的效益高度不确定,预计收益无法取得,银行将无法达到投资者的最低报酬要求,甚至出现项目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的情况,不仅降低盈利能力,而且导致支付能力变弱。随着资管新规及执行细则的实施,银行资管业务模式面临重大调整,从2018年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银行来看,不少银行将理财业务缩量,相关收入下滑明显。

2017年4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示了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投资业务、同业业务、银行理财和代销业务、房地产领域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外部冲击风险及其他风险十大风险类型。上市银行的上述财务风险,往往涉及多种风险的共同作用,这些风险互相影响,甚至相互转化,从而放大了整体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强财务风险的管控。

二、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上市银行一方面在资产、负债增速上整体有所放缓,另一方面资产质量存在下降趋势,不良贷款率在上升,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净利润增长乏力,个别银行甚至增速为负,在分红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内源资金补充作用有限。

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不容乐观。2015年五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全部双升,当时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额从2013年年底的不足5千亿上升到接近1万亿元,不良生成也在加速增长,且增长幅度明显上升,农行201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2.37%,工行涨幅最大,不良贷款率为1.62%,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同时2016年拨备覆盖率为136.69%,再次跌破150%的监管红线。银行业所面临各方带来的风险不断增多加剧,经营难度不断加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而言,近年来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管控中还存在着以下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银行风险管控模式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不少股份制银行纷纷上市,上市银行的经营与业绩将对更多的投资者负责,经营业绩和众多股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上市银行股价的涨落,然而当前有效控制银行风险的完善的金融机制和管理模式还不完善,从事非法活动、违规经营的不良行为从中滋生,银行财务风险日益加大。

(二)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资本结构失衡,信用风险加大

目前,企业是上市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群体。在市场竞争加剧、实体经济下行的当下,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那些无力偿还银行的债务,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而其中信用不良或主观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数不胜数,一些上市银行难以回笼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率处于较高水平,上市银行资产安全性及流动性大打折扣,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同时,资本作为银行所支配及使用的资金,是银行防御各种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以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保证资本结构平衡,对控制银行风险具有保障作用,但当前一些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失衡,筹资规模策略不够合理,负债融资规模过大,产权比率过高,资本充足率难以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而资产增长速度又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使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

(三)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1、会计信息失真。就目前部分上市银行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而且失真的原因及类型趋于多样化。如,一些银行的信贷资产并没有严格按照《贷款通则》等制度规定予以划分,贷款科目调配的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银行对借款企业采取以贷款收取本金和利息的方式,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以及形态。又如,一些银行通过将部分存款隐藏于“发行债券”和“财政性存款”等会计科目的方式,“巧妙”地逃避存款准备金审查以及掩盖高息揽存的行为。2、会计制度不健全。如,现行制度对计提呆账准备的范围、比例和方式的规定范围太窄、方式不灵活、比例太小、审核手续过于复杂。又如,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定不够全面和细致,导致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缺乏有效披露。

(四)信用交易策略有待完善

信用交易在当今上市银行之间广泛存在,所以上市银行在收款政策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忌盲目大意,如果银行信用评估不够全面,采取较长的信贷政策,形成大量应收账款,造成资金短缺,就会出现新的资金周转问题,从而加大流动性风险。

(五)内部控制制度亟需更新

虽然有关银行的内控法规制度规定较多且相对完善,但由于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意识较为淡薄,使得很多内控制度并没有做到真正落实,内控机制的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此外,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的大量涌现以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使原有银行业内部控制度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

(六)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金融诈骗等各类不良行为的滋生提供土壤,而且作案方式和手段日渐多样化和隐蔽化,因此银行从业人员更需要不断从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业务范围的拓宽,对风险管控提出新的要求。但一些上市银行的基层管理者对风险防控意识较为淡薄,对业务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关注不够,更谈不上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对上市银行而言,当前正处于复杂多变的经营管理环境之中,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风险管控难度大大增加,近年来上市银行涌现出的各种财务风险管控问题,考验着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关系着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势。因此,上市银行必须清楚认识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风险管控工作中,更应紧密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抓准主攻方向,把工作做实,从而较好地解决财务风险管控问题。

(一)主动配合国家去杠杆防风险政策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把“去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列入重要经济工作任务,2018年更是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银行业去杠杆主要方式是减少银行对各种投资客(如炒房者等)的资金支撑。这类融资者的运作模式期望通过短期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他们通常以资产和未来盈利为主要抵押,因而其贷款的风险性大都不可预知,银行提供这种贷款必将埋下较大风险。为此,上市银行要控制其财务风险,减少这类信贷的投放是必须的。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

银行的经营性质决定着融资能力成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银行的持续经营离不开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偿付能力等作为基本保障。因此上市银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壮大资本实力势在必行。既要多方取得稳固的资金来源以抵御未知的财务风险,又要在稳中求取更大的利益以保证更好的发展。提高资本充足率,努力使得资本结构呈现出最优态势。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银行在业务选择上应更为偏向把资金用在回报较高而风险较低的项目上。

(三)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要努力完善上市银行的治理结构,理顺内部各方财务关系,增强全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要将各部门在财务风险管控中的责权划分清晰落到实处,并做到权责利协调统一,激发各部门参与财务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建立特色的风控文化,将风险意识从上至下贯彻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之中,形成全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努力提高员工自控能力和管理积极性。其次,要树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加大对内部控制宣传力度和风险教育,让员工熟知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确保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从上到下落到实处。第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既要对贷款方的情况预先判别,了解贷款人的具体经营财务状况,特别要注意贷款人的一些特殊信号,如是否有违约贷款、管理不善、业务往来不畅、虚假报告会计信息和其他资料、处罚记录较多等行为,更要做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观测和研判,做好对投资项目的分析等,把未知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要规范信贷等各类业务的操作流程。应科学设立信贷等各类业务的准入门槛,明确总行、分支行管理职责,加快推进授权授信管理办法,防范信贷等各类业务的风险。要实现差异化风险管理,对不同情况的管理实行差别授权和特别授权,设立专项风险管控监督制度,成立各级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创新改进风险管理工作,创新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落实分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类业务的操作程序。不断完善风险报告与披露制度。

(四)建设优质财务风险管理专业队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上市银行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将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以及风险测评师队伍建设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使其成为决策管理者的智囊团。银行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估和防控都要以会计信息为支持,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

(五)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财务风险管控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上市银行要拓宽经营渠道,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服务需求,搭乘互联网发展的快车,从线上获得更多客户资源和积聚资金,打破传统意义的地域限制,充分现代信息化优势,利用平台大数据,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同时,努力提高“互联网+”时代财务风险管控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学会利用定量分析决策模型进行科学决策,防范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