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加强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

时间:2024-04-25

王春萍

一、加强潍坊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对我国教育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培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人才的重要路子。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合作,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九大以后,依托山东省提出的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化综合试验区,潍坊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需求。但同时,高职教育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潍坊市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潍坊市区域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潍坊市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同时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赢,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培养紧缺型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强劲动力。

二、国内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研究启示

首先分析国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研究,如德国“双元制”模式,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三明治”模式是英国采用的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产教结合模式。通过调查与分析,国外的校企合作具有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另外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等。

其次国内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如订单式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理实一体化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实验实训中心,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生产实习合作模式,通过校企之间建立生产实习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通过调查与分析,目前国内产教融合普遍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性、实质性的合作较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着急,企业没事”的现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顶层设计等。

最后分析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特点,及可借鉴之处。通过分析国外校企合作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引导,行业组织,有了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保障。企业和学校共同为主体,互助互利,共同发展。国内校企合作由于产教融合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致使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影响产教结合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利益驱动和有效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也成为影响产教融合正常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另外由于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导致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在产教结合上缺乏合作积极性,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因此获取最大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目的。而产教融合更多的是给企业增加成本或制造麻烦,比如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再就是还面临企业商业机密可能泄漏的风险等众多问题;另外学校又很少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因此,在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尚未出台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优惠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在产教融合上很难产生合作的积极性。

三、构建政行企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

结合国内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分析借鉴,分析提出构建政行企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首先借鉴国外充分发挥政府的法律政策支持作用,强化行业协调指导作用,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强化,强化企业其重要主体作用。同时学校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多管齐下共同促进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合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地方政府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在法律法规的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及产教结合监督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可以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政策支持文件,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合资、独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出资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尽快出台企业举办教育有关财税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相关政策,如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鼓励企业投资教育用地支持。二是强化资金项目支持。鼓励当地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下以低利率或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当地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项目等。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职业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情、国际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其次必须强化行业协调指导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在征集企业用人信息、制定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及高职人才标准鉴定、校企合作协调等方面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促进行业产教供需双向对接。一是在政策的引导下,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加强引导,通过授权委托、职能转移等方式,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目标计划,进行企业人才需求预测、促进校企合作对接、完善教育教学指导、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二是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信息化服务平台,鼓励学校企业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汇聚本地区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三是健全社会等第三方评价,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再次强化企业其重要主体作用。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必须尽快转变思想,用长远眼光看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有利之处,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

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学校在产教结合过程中应该说是最重要的参与主体,直接负责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及时转换传统的人才培养思想,根据行业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灵活调整自己的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等。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鼓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