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邱丽丹
【摘 要】经济全球化进展飞速,带来了世界经济的大融合。各国企业之间相互沟通融合,经济交流日益增多,跨国经营也司空见惯。跨国经营需要资金近作为基础和保障,企业需要进行融资,而且跨国经营会由于全球贸易战以及各国不同的法律因素、政治因素,市场环境的不同,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比单一国内企业更大。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对跨国经营业务带来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跨国经营业务所面临的由于贸易保护、不同的政治、市场、外汇以及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财务风险,依据案例分析对象海尔集团对财务风险进行成功控制的较好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提出进行跨国经营财务风险管理的设想。
【关键词】跨国经营;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关于财务风险,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而 财务风险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本文选择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债务筹资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预影响,企业的经验业绩和偿债能力贸易达到预期,即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上世纪6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专家对财务风险就加大了研究的力度。美国的汉斯和威廉就曾经对风险的定义给出过比较有影响的解释,他们认为在同样的环境对任何人来说,存在的风险是一样的,风险客观存在,因为没有任何事物的结果是完全的确定不变的,而对于风险的判断则是主观的。
跨国经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因为政治风险造成的经验失败引发了财务风险。当政治风险存在,跨国经营的目标达不到,资金方面就会发生问题,極易引发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许多时候由于一些突变的事项导致跨国经营出现问题,财务风险也就如期而至。发生财务风险后,最重要的就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海尔作为我国成功的从事跨国经营的集团之一,其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方法相对成功有成效,能为我国其他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思路。
一、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财务风险的客观性
财务杠杆的理论已为现代企业所接受并施行。在题为《企业理论:经历行为与所有权结构》的外文中,杰森研究并提出了外部股权和债务所产生的代理成本,文中提到了负债在公司财务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的负债可以降低财务成本。有了负债以后,公司的管理层希望流动资金可以更多地留存在企业,这样可以更加灵活事业资金,增加弹性经营的空间。对于这种情形,企业没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和判断管理层在资金的使用上在项目的使用上是有效益的。杰森的理论为此提供了思路,当债务进入委托双方时,管理层受到了约束,因为有债务就要偿还利息,管理层既要考虑收益,也要考虑违约风险。这是一种约束机制也是激励机制,它将有利于实现股东的最大化利益。由此形成的企业愿意普遍采用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的方式,致使财务风险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破坏性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要有债务融资,财务风险就可能随时发生。财务风险的破坏性到达一定的限度后,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危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集团或小企业,都有因财务风险控制失利导致破产的范例。这种事情再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都可能面临。比如美国克莱勒斯汽车公司,克莱勒斯的创立者沃尔特.p.克莱勒斯曾经在美国通用公司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一直想自己创业,于是在1925年便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成立了美国克莱勒斯汽车公司。在接下来的10年里,美国克莱勒斯汽车公司相继合并了马克斯韦尔汽车公司和道奇兄弟公司。到1994年,克莱勒斯公司总获利超过35亿美元,拥有全美15%的市场份额,俨然一方巨擎。然而在2009年4月30日,克莱勒斯被宣告正式破产。据知悉,截至清算时,克莱斯勒的负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正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的预计不足和财务风险发生时行动迟缓,克莱斯勒这个近百年的跨国集团分崩离析,销匿在金融界。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的主题对象是公司的高级管理阶层,反映的是公司的管理层的领导作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往往是决策的制定者和重要参与者,效用即是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决策带来的后果的观点看法。显而易见,管理层的这种效用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管理者是一个有风险乐观倾向的人,那么他往往会很激进,乐意甚至渴望大量投资;如果管理者是谨慎投资人,那么他则会以保守的方式对待投资,力求将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二)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结合前期的一些案例研究成果,寻找公司治理的结构和作用,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的理由是,现代许多公司和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委托经理人代理运营公司,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将原有的领导者分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以求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企业管理弊端。委托代理理论的宗旨是: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方和被委托方追求目标和希冀利益的差异,对企业的许多实务的处理也会产生差异。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非对称信息理论,所谓非对称信息理论,即是其中的相关者知悉另一个相关者现在并不知悉的信息。这个并不知悉分为时间上的并不知悉(了解信息有时间差)和内容上的并不知悉。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三)MM理论
MM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模型理论,是由米勒等人提出的重要经济学理论。MM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其中与本文相关的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的假设。米勒等人认为,通过一些因素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以预测的,如果两个企业具有相同的经营风险预期,我们也可以认定这两个企业在同一风险等级上。同时,如果资本家对企业的收益具有一定的预期,那么相应地他对风险的预期与收益是等同的。
三、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是中国著名的生产家电类产品的企业,基本上是无人不晓。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海尔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海尔集团在规模、档次、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更上一层楼。经过跨国兼并和直接投资,海尔的生产园区有二十多个,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五个产品的研发中心。同时海尔集团的业务也延伸到了全世界,目前海尔集团在海外设立了近二十个贸易公司,拥有七万多员工。规模的扩大,经营层次的增加,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全球业务和高级兼并,以及国际形势的多变、文化习俗 的差异,汇率的变化等等加大了经营风险,同样也面临光大的财务风险。
海尔的起步是从海尔冰箱开始的。在开始生产经营冰箱业务时,当时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海尔集团屡屡感觉到破产的威胁。在这种境地下,海尔集团高层提出了两条策略:稳固人心和破而后立。稳固人心,是让员工把心思重新放回冰箱廠的生产工作中。“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饭都吃不饱,如何让员工安心工作?张瑞敏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冰箱厂的现状是除了原材料,冰箱配件零件,并没有多余资金发给员工。也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或者企业愿意给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工厂注入资本。这时,张瑞敏想到了农村大队,他答应了给生产大队免费的冰箱,答应数月之内偿还借款,终于从生产大队弄到了钱,这才使全场工人过了一个年。破而后立就是打破原有生产机制,打破原有质检模式,打破员工投机生产的心理。他制定并执行了一个让所有员工,管理层都咋舌,痛惜甚至愤懑的计划。海尔集团找出了有瑕疵的冰箱产品,进行砸毁抛弃,并且告诉员工们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员工们当时不理解销毁瑕疵产品的举动,认为那些都是钱。但是销毁瑕疵产品的举动在引起员工不满的同时却激起了市场的反响,“砸冰箱”时间成为了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真正唤醒了员工的市场意识。由于海尔注重质量,对市场负责的态度,是人们相信海尔的产品,而产品卓越的品质,使产品销量大增,在冰箱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获得了长足发展的际遇。海尔成功渡过了第一次财务风险。
但是跨国投资设立子公司使海尔又一次面临新的国家严峻的挑战。企业规模在海外的扩张意味着分支机构的布局更加趋于分散。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正如一个征战扩张的国家对于新生占领地区的控制力更加羸弱一样,分公司子公司是海尔新鲜而具有创造力的血液,当时的海尔还不知道如何控制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没有办法很好地运用和操控它们。当远在海外的分支机构遇到了财务危机时,海尔不能尽快进行管理和控制,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毫无疑问,海尔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同时,也迎来了对其团控能力更大的挑战;其次,当海尔构筑起庞大的产业链,形成“经济帝国”的同时,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扩张到了海尔的整个体系。 同时,这些病菌团并不长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你想要抑制、治疗这些疾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也是海尔作为跨国集团不同于国内的集团企业的地方。
四、海尔跨国经营财务风险管理优势分析
(一)处理专业财务公司
为了能够处理好财务问题,海尔集团界决定成立财务公司。顾名思义,财务公司的主要职责就是应对全集团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应当有其财务部门,这个部门是企业财务的见证者、规范者和弘扬者。而海尔就是把这种对财务的重视提高到本身的全球集团化程度。在21世纪初,很多跨国企业还在为分支公司财务而烦扰的时候,海尔就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并获准同意成立了财务公司。
(二)完善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对于国外并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对于正在走向世界旅程中的中国还是近今年才新兴的事物。海尔的内控体系的建立算是比较晚的,在2006年初海尔才开始着手并重视建立自身的内控体系。虚假财务信息的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部分领导人以权谋私,许多元老级别的人物懈怠不前,忙于争权斗角。这是,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独立性的内控体系成为了必然。针对现今的经济形势,海尔提出了“零风险”的概念。事实上,零风险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海尔却把零风险确立为它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之际,海尔意识到库存是财务风险的重要载体,因为过高的库存在这样的形势下并不能为海尔带来长足的收益,长时间的库存意味着高额的仓储成本。海尔立即制定了“量入为出”的生产策略,即有多少需求单子,做多少产品。在整个金融危机期间,海尔的库存都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上,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财务风险。
五、跨国经营风险控制建议
(一)事前控制
在进入一个新的海外市场前,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基本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为市场调研投入了大量精力。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庞大的,然而中国的餐饮业早已趋于饱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肯德基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从东部到西北,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肯德基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终于得出了中国餐饮市场仍有待发掘的潜力。当肯德基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新店开业后,很快获得了盈利。而今,肯德基在中国正引领了“洋快餐”之风。我国跨国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之前,也应该学习肯德基,当到了货源畅销,稳步发展之际,之前一切的市场调研的付出都值得。
(二)事中控制
我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从细节做起,让他国员工获得尊重,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此才能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当遇到财务风险,这种凝聚力往往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事后控制
跨国公司的信息集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集成。大多数企业都会下设财务部、市场部、项目部等部门,而同时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些MIS中,部门有各自的客户资料、市场信息、财税管理等,除了上级要求的任务,部门之间很难产生交集。从公司整体角度而言,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并不流畅,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办公效率。这时我们就需要内部部门的信息集成,将分散的过程组合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各部门学习彼此的业务流程,了解重要的市场信息,整体达到最优解,实现提高业务水平的目标;第二是跨国公司之间的信息集成。跨国公司之间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竞争者,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存在排他和商业阴谋。在海外市场,我国跨国公司将处于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之中,司空见惯地,还会有被当地企业联手排斥的现象。如果有这么平台,它收集着历来我国跨国企业的信息资料,并分享给所有我国跨国公司或者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并定期有成功的跨国公司的领导者来分享经验,那么我国跨国公司将有前人的经验借鉴,前进路途将更加顺畅。
(温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参考文献:
[1]欧阳俊,邱琼.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N].学习时报,2015.
[2]本报记者 胡俊刚.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要避免—— “跑步前进”和“齐步走”[N].中国审计报,2012.
[3]闵剑.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数及定位监控模型[J].财会通讯,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