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自贸区如何服务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时间:2024-04-25

【摘 要】上海自贸区在总体上实现了建设初衷之后,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设立更高目标和更高标准,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衔接好“长江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在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在过去3年建设中,上海自贸区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大胆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开放成果,总体上实现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初衷。当然,上海自贸区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如何服务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有许多课题需要解决。如何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在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则是上海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使命。基于此,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被称为上海自贸试验区3.0版本的全改方案。该方案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上海新一轮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目标体系,核心是进一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本文结合上述《方案》,对上海自贸区如何服务于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谈几点意见。

一、上海自贸区要设立更高目标和更高标准

上海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示范区和主要载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上海要在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发挥先发优势,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对照最高标准、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體系,亮明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为此,上海自贸试验区未来三年要努力实现“三区一堡”建设目标,即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笔者认为,上海自贸区最主要的是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大胆尝试:一是进一步对标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最高标准。上海自贸区3.0版本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将“投资贸易便利化”更新为“投资贸易自由化”。“投资贸易自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新目标和新高度。未来三年,在对外开放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在电信、互联网、文化、文物、航运服务等专业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在贸易便利化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全面完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全部便利化试点任务,特别是要在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突破,重点是探索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动跨境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对外开。在金融开放领域,上海自贸区要继续推进金融国际化,努力构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开放环境下的金融监管。在自贸区载体建设方面,要稳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上海自贸区3.0版本提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基本构想,这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新任务。未来的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应体现“四个结合”,即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结算与运储相结合、空港与海港相结合、开放和监管相结合。二是对外开放中坚持“规则开放透明”。这既是2016年杭州峰会《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的共识,也是2017年2月正式生效的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原则要求。在这一点上,上海自贸区更加应该有所作为,努力成为国内的标杆和榜样。三是深化离岸税制改革。税收优惠是自贸区建设中的国际通行政策。上海自贸区依托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政策,已在研发、中医药等四个领域拓展了税制范围,参照15%的所得税税率执行。在现有离岸税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能够享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领域的范围,同时在离岸税制具体实施方法上积极寻求新突破,增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使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更具国际竞争力。四是强化改革开放政策制度的系统集成。上海自贸区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改革开放的系统集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上,努力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调性、协同性和系统性,主要是要做好“三个联动”,即:上海自贸区改革与开放的“双轨联动”,着力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的贸易监管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上海自贸区与张江自主创新区的“双自联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自贸区与浦东新区的“双区联动”,推进新型管理体制中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二、上海自贸区要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载体,正在得到“一带一路”沿带沿路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成效不断显现。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理应发挥突出的作用。从前三年建设的情况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根据上海市发改委的信息,截至2016年底,上海自贸区已经办结境外投资项目累计1577个,其中中方投资额累计546多亿美元,呈现显著。但是,整体来看,上海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动意识还不够强,建设举措还不够系统。未来上海自贸区要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也是中央对上海自贸区的最新定位。为了实现这个新定位,未来三年,上海自贸区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一是建立综合性对外投资促进机构、产权交易中心与技术转移平台以及境外投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三大开放合作平台,并将服务“一带一路”作为三大开放合作平台的重要工作内容;二是在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和地区的贸易投资信息互换与共享;三是以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把上海港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国际和地区重点口岸的中心枢纽;四是在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境外资本与境内资产的对接纽带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endprint

三、上海自贸区要衔接好“长江经济带”建设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又一重要载体。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要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基本形成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建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很显然,中央是把上海自贸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家战略,其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创新制度,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全国在新形势下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引领全国特别是重要区域的改革开放。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务院设有长江经济带规划领导组,并建立了长江经济带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此基础上,还有“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等协调机构。在新增加的7个自贸试验区中,浙江舟山、湖北武汉、重庆和四川成都都位于长江经济带。但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实践中,行政区划的制约、传统的竞争思维等导致了各自为战、恶性竞争,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未来上海自贸区应在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其最为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是上海自贸区通过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其它4个自贸区的对接建设,以上海自贸区为龙头,推动5大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快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制度和经验,更好地发挥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区位优势,实现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转型发展,从而有效带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

(華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肖林,马海倩.国家试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设计[M].格致出版社,2014年版.

[2]黄南.上海自贸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发展[J].中国发展,2015年04期.

[3]李鲁,刘乃全,刘学华.园区出海服务“一带一路”的逻辑与对策:以上海为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年07期.

[4]张琳.上海自贸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J].中国远洋海运,2017年07期.

[5]朱珉迕.上海自贸区进入“3.0”时代[N].国际商报,2016-03-14.

作者简介:谭影慧(1965—),女,经济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