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时间:2024-04-23

文/刘 丽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文/刘 丽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是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一篇讲话稿,后经修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哲学基石。

《正处》一文的发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由于改造过程中的工作方法过急过快,再加上受“波匈事件”的影响,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下,一些地方爆发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事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社会矛盾,成为了当时摆在国家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毛泽东同志进行了深入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在当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转折中作出了正确选择。光阴荏苒,这篇文章已发表60年,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在当前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新的历史节点上,重温毛泽东的《正处》一文,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辩证分析《正处》一文的历史贡献

《正处》一文发表之际,正值苏联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质疑之时,面对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其重要思想不仅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

(一)《正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

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但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展开论述。斯大林则长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的国际共运史文献中没有回答,而且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存在的观点在实践中广为流行。对此,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正处》一文中首次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区分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二)《正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处》一文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不断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些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哲学基础。

《正处》对一些具体社会矛盾提出的解决方针和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经济工作中提出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利益分配上提出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和艺术方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要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方针。这些至今仍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当然,《正处》一文也有其局限性,如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进行论述,这是导致后来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认识上出现反复的重要原因;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方法过于单一,对经济、法律等方法的运用明显缺失等。但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其整个思想的光辉。

《正处》一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

这是《正处》一文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上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当前仍有一些人害怕谈矛盾,一说到矛盾就认为是坏事,对矛盾是能捂就捂,能盖就盖,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看待社会矛盾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体制的好坏不在于存在矛盾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如果处理得当,这些矛盾则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60年前毛泽东在动荡的国内外环境中毅然做出了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在一些地方矛盾激化事件时有发生,但从矛盾性质来看,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原则依然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

(二)发展生产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社会矛盾有了正确认识之后,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毛泽东在《正处》一文中首先分析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指出:“这些人闹事的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闹事问题,就要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生产力则是解决利益之争的治本之策,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所在

发展生产力,动力何在?在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原来的一些动力因素,如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已经削弱,而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这些矛盾与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改变体制机制中的不合理因素来不断地加以解决。

(四)依法治国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式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之策。那么,对于具体的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毛泽东在《正处》一文中指出,“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我国社会矛盾主要是因为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教育、协商等办法,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解决的。由此可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民主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经济的方法归根结底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民主与法治的方法则是一体的,民主的方法必须有法治来保障。从各国社会矛盾化解的经验来看,法律应成为矛盾化解的主渠道。

(五)从严治党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保证

作为执政党,我国的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也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来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是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正处》一文指出,发生闹事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对于官僚主义的危害性,列宁曾说:“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毛泽东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指出,“当革命胜利之后,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已经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阶级和政党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人员,由于受到官僚主义的多方面的袭击,就面临有可能利用国家机关独断独行、脱离群众、脱离集体领导、实行命令主义、破坏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的这样一个很大的危险性。”当前官僚主义仍然是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力戒官僚主义”,并在党内开展了以解决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从严治党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保证。

《正处》一文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独创性贡献,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哲学之基。毛泽东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立场、原则和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责编/刘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