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印度,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时间:2024-04-25

许多人对印度的印象,完全出自一个憧憬旅游的人的想象。譬如泰姬陵,譬如印度门之类。抑或有另一番想象,认为那里脏乱差等等。总之,对于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那个神奇的国度,人们对它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即便是去过印度的人,也往往如此。毕竟,流连几日,做一番旅游,與深入探视一个国家,完全是两回事。何况,印度又是那么大一片国土,并且有着十多亿人口和古老文明的大国。

学者讲座,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番不足。只需要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能对印度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何乐而不为呢?日前,当我来到位于上海虹口北外滩的建投书局,聆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尚会鹏主讲《印度文明与当代世界》,着实感到获益匪浅。

我们对“印度文明”充满了误读

这是在一个春雨蒙蒙的周末午后。我真没有想到,位于北外滩的建投书局,会来了这么多人。

我原来想,作为建投书局“JIC讲堂”第二季的第一讲,北京大学尚会鹏教授主讲的《印度文明与当代世界》,应该是一个学术讲座。毕竟,尚会鹏多年来致力于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南亚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印度文化史》《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一应俱全印度人》《心理文化学要义》《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而眼前的百余位读者、听众中,许多看似与学术无关。

我只能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市民的水准还是颇高的。

而尚会鹏教授为听众揭开印度充满魔幻色彩与异域风情的神秘面纱,则让我等很有不虚此行之感。

尚会鹏开宗明义:“我们对‘印度文明充满了误读!”

何谓“印度文明”?何谓“印度河文明”?何谓“印度教文明”?

尚会鹏说:“这是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其实,印度河文明的遗址并不在如今的印度共和国,而在巴基斯坦。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印度文明,主要指恒河流域的文明。我们经常会说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其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都已经消亡。这个说法中消亡的印度文明,其实指的是印度河文明。至于印度文明,直到今天仍延续着,并在南亚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仍有巨大影响力。”

这就难怪当我们欣赏位于印度境内的建筑艺术,诸如泰姬陵等,却往往感觉其与印象中的印度文明格格不入。一般人可能只是有这样的感觉,却说不出所以然,经尚会鹏点拨,我明白了,原来,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毕竟,所谓古印度,包括了如今印度次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诸多国家。

尚会鹏说:“泰姬陵固然是印度共和国境内最有名的建筑之一,但它其实是伊斯兰文明的建筑,并不能代表印度文明。我们通常认为印度的佛教很兴盛,这个观点其实也很有问题。佛教的确产生于古印度,但后来在印度本土,佛教几乎已经灭亡了。现在印度的佛教是18世纪以后从外面回传过去的。而印度信仰佛教的人数也只占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几,非常低。在印度真正有影响力的宗教,其实是印度教。但关于这个宗教,大多数中国人其实都很陌生。”

何为印度的超自然社会

了解一个国家的艺术,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是一个地方人的生活方式。具体谈到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尚会鹏说:“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逻辑和中国人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直接去体察会觉得很难理解。但如果认识到印度是一个超自然社会,并以这个点出发来思考,就会更容易理解印度人的生活。”

说印度是超自然社会,无疑让人感到神秘兮兮。在尚会鹏的理解,其主要是指印度的多神思想和丰厚的宗教信仰传统。尚会鹏介绍,在印度文明中有很多神,从最高的超神之神、到三大主神—— 湿婆、梵天、毗湿奴,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其他神明。同时在印度,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认同。“我们甚至可以说,在印度是物以宗教定性,人以宗教分群。当你到印度旅游时就会发现,最好的观光胜地就是神庙,最精的艺术品就是祭品。而这种对于神的信仰深刻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比如大批印度教信徒会到恒河朝圣沐浴。”

此外,尚会鹏认为,印度的人神关系也影响到了人际关系。尚会鹏举例说:“我们中国人朋友一起出去吃饭,老一辈人家讲究轮流请客,年轻人讲求AA制,但无论哪种,总归是彼此互不亏欠。印度人则不然,印度人的交往中,如果你地位在我之上,比我尊贵,比我富有,那么我就理所应当地向你索取,并且无需偿还,因为神会替我偿还给你。我也不需要因此感谢你,因为神会替我对你表示感谢。朋友之间形成的友谊平衡,在印度人那里是依靠朋友双方及神三者共同达到的。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原则中是难以想象的。”这就是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上的单方面依赖。

当印度文明遇上西方文明

关于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特点,尚会鹏教授也都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中国文明是重视人伦关系的文明,在中国古典的艺术品中,往往会体现出这些概念。比如中国画中以谐音作为吉利的象征——画鱼,象征年年有余;画橘,象征吉利云云。

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不同,其完全是一种重视人与超自然关系的文明。在尚会鹏看来,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都是古老的文明。当这两种古老的文明发展到如今,在当代社会里都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那就是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对于印度这个人口大国来说,西方文明的入侵固然摧毁了印度人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为印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印度总理莫迪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性,因而他提出了著名的“修厕所比修神庙更重要”的发展与改革口号。

在讲座的最后,尚会鹏老师还指出印度文明自身具有某种分裂的特点,比如一个印度人很少会说自己是“印度人”,他更多地会强调自己是“吉拉特人”或者“锡克人”“泰米尔人”等。这种分裂性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印度的地域、民族、种姓、教派之间的矛盾冲突频发。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文化多元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