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吴仁国
摘 要: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互联网+”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农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并日渐成熟。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成为需要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对“互联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106-2
0 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益成熟,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优化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朝着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本人概述了“互联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互联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 “互联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1.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是利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和集成各生产要素配置作用的新经济形态,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创新成果相结合,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显著提升,进而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态势。“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和思维,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加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以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 “互联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分析
2.1 增强社员的自主参与意识,实现民主化管理
我国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社员拥有民主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利,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中小社员并没有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中,导致合作社的管理只是由少数核心社员控制。究其原因,受自身知识、获取信息及参与途径的限制,缺乏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农业政策方针及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加上自身的经济水平,导致大部分中小社员放弃了参与管理的权利。而“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可以使全体社员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及合作社动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自主参与合作社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与信息支撑。
2.2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合作社交易成本
信息的有效传递对顺利开展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低成本、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地处农村,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导致信息闭塞,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就会造成决策失误,从而影响区域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行业政策方针、农业专业技术与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等各方面信息,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质量不达标与滞销、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同时降低了合作社获取信息的成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合作社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当中,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3 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了感知、传输、处理、控制等要素,实现了集约化、智能化的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助于社员及时、全方位地掌握和了解农作物的土壤、肥力、含水情况以及病虫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生产经营计划,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交易管理等也可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4 创新了商业运营模式,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冰雹、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加上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增加了农业生产不可预测性。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市场逐步开放,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传统的合作社运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了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工具和条件,包括获取市场需求信息、选购农资、筹措资金、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例如,合作社可以用互联网金融思维发展众筹、电商、商超、线下展销等多种经营模式,在解决合作社融资问题的基础上打开新的销路,通过经营模式的变革,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互联网+”形势下的发展策略
3.1 强化经营理念和技术培训,提升社员综合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向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合作社成员一般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加上基础设备建设的不完善,技术手段和信息沟通机制存在滞后性,很多农民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水平,应强化经营理念和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深入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2 因地制宜,创新区域农业经济运营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例如农村电子商务,同时还集成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逐步构建了“智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形势下,各地农业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选择合适的农业经济运营模式。
3.3 关注政策导向,紧抓发展机遇
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表明“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激励措施,各地政府职能部门也根据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合作社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当地职能部门的政策方针,加快自身的良好发展。
3.4 构建面向多级、多群体用户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面向普通社员、各级合作社管理员、省市合作社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见图1)。该系统构建的软件需求:软件系统前台主页包括合作社政策、法规和发展情况,各个合作社的新闻、农产品价格、友情链接,农户的常问题解答及农业技术支持等;主页设置友好的搜索逻辑,留言板要和农户形成简单、易用的交互。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合作社的影响主要体现增强社员的自主参与意识,实现民主化管理;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合作社交易成本;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创新了商业运营模式,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合作社应积极强化经营理念和技术培训,提升社员综合素质;因地制宜,创新区域农业经济运营模式;关注政策导向,紧抓发展机遇;构建面向多级、多群体用户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