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韩军龙
摘 要:中国自古对住宅的基本要求为“遮风、避雨、温居”。其中避雨的要求引申到现代建筑中即为防渗漏的要求。防水功能是安居工程的一项主要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的重点主要在于室外防水、室内防水、外门窗、砌体结构外墙面等。
关键词:防渗漏;屋面;外墙;窗口;室内
1 绪论
中国自古对住宅的基本要求为“遮风、避雨、温居”。其中避雨的要求引申到现代建筑中即为防渗漏的要求。防水功能是安居工程的一项主要的要求。同时政府监督部门也出于对住宅工程等质量的重视,对住宅等工程防水性能监督力度也越来越大。并相继推出了关于防水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消除质量通病目标的预防措施。因此如何防止住宅工程渗漏质量通病,是确保住宅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
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的重点主要在于室外防水(屋面、露台、空调板等)、室内防水(厨房、卫生间、洗衣间等)、外门窗、砌体结构外墙面等。以下笔者就结合其在施工过程中对防渗漏工作的体会进行一下探讨:
1.1 工程防水设计及施工的理念
工程防水的设计及施工首先应遵循“防排结合,先排后防”的原则。同时应强调结构施工质量,每一处节点均要对结构本身的防渗漏功能给予充分的认知和重视。
1.2 屋面工程的防渗漏措施
屋面工程主要从屋面板的混凝土、找平层、找坡层、屋面保温层、防水层及各防水细部节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渗漏现象。
1.3 外墙工程的渗漏措施
外墙工程主要从砌块外墙、砌块外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处、地下室外墙防水的细部构造施工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砌块外墙以及砌块墙体与混凝土结构交界处产生裂缝、混凝土墙板产生细纹或裂缝、地下室外墙防水细部施工的质量缺陷。
1.4 外墙窗口处的防渗漏措施
外墙窗口主要从合理安排窗口施工工艺,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渗漏。
1.5 楼地面防渗漏措施
楼地面部位主要从管道与设备安装处及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的防渗漏采取相应措施。
2 工程防水设计及施工的理念
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笔者认为防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应遵循“防排结合,先排后防”的理念。同时应强调结构施工质量,对于每项施工节点均需对防渗漏功能的影响予以充分的考虑,看它是否会影响防渗漏的性能。 因此,对于防渗漏工程应该进行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控制。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工程结构自身材料防水的性能,此处并非是指在结构材料中掺入某种防水材料,而是指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密实性、砌筑工程的灰缝饱满度、抹灰工程的粘结牢固、墙体材料无龟裂及相关细部节点的处理效果等。以上是工程防渗漏体系的根本,也是实现良好防水效果的关键保障。
第二方面就是根据工程特点及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验收及成品保护。
第三方面就是对各饰面层、防水层施工后的防渗漏检验(即淋、蓄水试验),它可以验证整个防渗漏体系的防渗漏效果。
3 屋面工程的防渗漏措施
在屋面工程的防渗漏措施中,笔者认为还是应以“防排结合,先排后防”的理念来采取相应措施。排水如屋面排水坡度是否合理、面层是否平整、是否存在积水现象、雨水等是否能够及时排走等。防水如防水层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屋面混凝土结构是否密实及屋面相关的细部节点防水处理质量等。
屋面的结构一般有:面层、防水保护层、防水层、防水找平层、保温层、找坡层、结构层等。屋面渗漏是由面层从上至下逐层渗漏的,而施工顺序是由下至上逐层施工的。那么我就以施工顺序对屋面施工中防渗漏措施进行介绍。
3.1 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措施
屋面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对防渗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浇筑、振捣、养护等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自身密实度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①屋面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保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钢筋被踩踏变形、底部垫块尺寸及布置要合理不得短缺。
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不得因间歇时间过长出现冷缝现象。混凝土应振捣密实,确保无漏浆、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为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可以采取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方法,二次振捣时间以混凝土初凝前1至4小时为宜。混凝土的二次振捣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可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减少因塌陷而产生的细纹和裂缝,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防止混凝土因养护不当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影响混凝土的防水效果。
③做好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工作。防止重物撞击或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时过早上人、物料堆载过重等。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影响防水效果。
3.2 屋面找平层、找坡层施工措施
屋面找平层是防水良好铺贴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找坡层是屋面排水性能的保障。
①屋面的找平层是屋面防水的基层,为保证屋面防水的铺贴效果,要求其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刚度。
屋面找平层施工要求基层清洁无杂物及明显突起,施工前进行浇水润湿及扫浆。对于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按其间距不大于6m留置分隔缝。另外应在基层的转角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等,做成半径为100至150mm的圆弧形或斜边长度为100mm的钝角。
②找坡层是屋面排水的先决条件。
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点和找坡,在屋面上放出分水线、排水坡度线等,施工时控制好找坡层的标高和坡度。施工完成后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和成品保护工作。找坡层厚度应均匀变化,不得出现坑洼、存水现象。找平层和找坡层严禁出现空鼓、起砂、开裂等现象。
3.3 屋面保温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作为渗水路线和屋面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的施工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其防渗漏的影响。
保温材料在选材时宜选用低吸水率材料,防止保温层含水率过高。
对于正置式屋面,若保温层含水量过大会使防水层起鼓或开裂。为降低保温层的含水率可设置兼作排气缝的分仓缝。分仓缝应纵横向贯通形成一个通气网,网络与出屋面的透气管相连通以便排出多余水分。另外透气管应设置在分仓缝的十字交叉处,其出口出屋面的高度应大于250mm。
3.4 屋面防水层施工
屋面防水层是防水体系中的作用层。它的施工质量是整个防水体系的关键。
①对防水基层的要求。应平整、清洁、干燥、排水畅通、不积水,角部做圆弧形或钝角处理。另外还应根据不同的防水材料按不同的规范要求施工。
②在防水层施工时对屋面的天沟、檐沟、檐口、落水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等重要细部节点应加强控制,以免形成防水薄弱点。
③防水层施工完工后严禁在其上放重物、拌制砂浆、焊接管道及避雷带等作业,以免损坏防水。
4 外墙工程的防渗漏措施
外墙面渗漏问题主要有:外墙砌块渗漏、混凝土墙板渗漏及砌块与混凝土墙板接缝处渗漏等几种情况。
4.1 砌块外墙施工及与混凝土结构接缝处施工
4.1.1 砌块外墙施工
外墙收缩裂缝控制。因为小砌块具有干收缩性较大的特征, 所以应控制好小砌块进场质量龄期等指标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场,以免因砌块收缩造成墙面产生裂缝造成渗水。
小砌块现场堆放应避雨防潮,砌筑前严禁浇水润湿。以免小砌块受潮膨胀干燥干缩,产生墙体裂缝破坏墙体防水效果产生。
对于砌筑砂浆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好砂浆的配比、原材料和搅拌质量以及砂浆的合理使用时间。
不同的墙体材料不得混砌,以免膨胀值不一致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另外还应对砌块墙体每天的砌筑高度进行控制。
4.1.2 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接缝处施工
因砌块与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特性,砌块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率不同,易产生裂缝造成渗漏现象。一般做法为在不同墙体材料的接缝处附设钢丝网,在转角处增设耐碱玻纤布等。除需采取防开裂措施外还应在接缝处做防水加强处理。
4.2 混凝土外墙施工
为了使混凝土外墙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应保证混凝土墙体自身的密实性与墙板、楼板等结构良好的结合性,以免产生裂缝或毛细裂缝现场渗水通道。
4.2.1 外墙混凝土的材料控制
控制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及搅拌质量,根据气温及现场泵送要求选择合理塌落度,浇筑时不得擅自加水。
4.2.2 外墙混凝土的接缝处理
与楼板结构缝的处理,楼板与墙体根部的接缝处用云石机切齐,剔除浮浆。墙体顶部剔除浮浆和露出石子后应高出板下皮50mm。相邻混凝土外墙接缝处应剔除浮浆和露出石子。另外需注意的是,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横向及竖向施工缝,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好止水条或止水钢板,以提高薄弱环节的防水性能。
4.2.3 外墙混凝土施工
墙体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保混凝土不出现“烂根”现象。同样墙体混凝土为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也可以采取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尤其是地下室外墙或底板混凝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到二次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养护,以免因温差而产生裂缝。
5 外墙窗口处的防渗漏措施
外墙窗口是外墙防水的薄弱环节应加强控制与管理。
首先,应考虑将窗口部位的雨水及时排出,这也体现出了“先排水后防水”的理念。为防止雨水沿着窗盘与天盘倒灌,外窗的窗盘应设置泛水,窗槛下要应设置圆档。窗盘与天盘底应按照规范要求留置滴水槽线。
门窗施工前应对门窗及其附件质量进行检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安装前应进行相关性能的见证取样,安装完毕后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验。
门窗框安装固定时不得采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的方式固定门窗框。窗框两侧的连接件应外低里高。
门窗固定以后,应及时处理窗框与墙体缝隙。一般采用玻璃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密封胶。打胶时不得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嵌填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
另外对于外窗框周边的孔洞、外窗型材拼接处及紧固螺栓孔等处应进行密封处理。外窗框下槛应设置泻水孔,以免造成积水。
外窗安装施工完毕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喷淋试验。以检验外窗的防水效果。如出现渗漏应及时处理。
6 楼地面防渗漏措施
6.1 管道与设备安装处防渗漏措施
6.1.1 楼板与墙体的套管设置
在结构施工期间凡穿越楼板与墙体的管道均需留设套管。管道穿地下围护结构防水墙体,宜采用刚性防水套管。
6.1.2 穿越楼板与墙体的管道施工
据所穿构件的厚度及管径尺寸确定套管规格及长度,在下料后,还应在套管内刷一道防锈漆。管道安高出地面50mm;穿墙套管两端与墙面平齐,管道与套管间的缝隙应用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充密实。对于外壁光滑的管道施工时,管道外壁应进行毛化处理如刷涂加胶水泥浆或塑料胶等。
穿越楼板与墙体的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蓄水、淋水试验,以确保防水效果。
6.2 其他防渗漏措施
在楼地面防渗漏措施中,也应充分体现出先排水后防水的原则。在卫生间地面施工时,应向地漏处找1%的坡度,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使水能够及时排到地漏当中。地面完成后进行泼水试验,来检验流水坡度的准确性。如卫生间同时设有浴缸和淋浴时,浴缸和淋浴之间的地面与墙面为防水薄弱环节,应在浴缸和淋浴之间的地面与墙面上加做防水层。
在施工厨房、卫生间的分隔墙时,墙体的底部应浇筑混凝土导墙,高度宜≥150mm,宽度根据隔墙宽度制定但不应小于100mm。
室内防水层在施工前按照不同材料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并在阴角处抹成小圆弧,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300mm。另外在管根、地漏、卫生洁具及阴阳角等部位在防水施工时应进行加强处理。在防水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淋水、蓄水试验,厕浴间防水应进行双倍时间的蓄水试验,以检查防水施工的效果。防水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不得随意剔凿。
7 结论
建筑防渗漏是房屋居住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防排结合,先排水后防水”的原则。在施工前对施工单位应通过施工图纸对建筑物可能造成渗漏现象的各个环节及细部节点进行排查,对设计不合理处及时提出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造成渗漏现象的各个环节及细部节点进行重点监控。施工完毕后还应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居住建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DB111028-2013).
[4]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