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周军
摘 要:本文探讨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状况,分析了现阶段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实践等方面来优化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业能力;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学术界关于创业能力的含义,不同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观念。在全球创业观察(GEM)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创业动机与创业技能两方面;其中创业动机包括自己做老板、追求自己的创意与获得财务回报三个基本层面;创业技能包括控制内心冲突的能力、发现因果关系的能力、应变能力、洞察力与销售技巧等方面[1]。姜彦福等从创业过程视角提出,创业能力由创业机会能力和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构成;并且将创业机会能力细分为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开发能力两个层面;运营管理能力细分为企业管理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等层面[2]。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创业能力应包括创业意识、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风险感知与决策能力等方面[3]。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一方面要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还要面对诸如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问题。因此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分析
经管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懂经济、会管理经,其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市场营销、财务分析以及企业管理的有一定程度掌握,有利于创业活动的开展。分析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状况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能力培育的基础。
1.1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劣势
①创新、创造能力薄弱。经管类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其对于创新要求和实操要求较高的技术能力比较欠缺,创新能力却相对薄弱。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习惯于对现有知识的学习,而在创新思维及能力方面的开发与培育比较欠缺;其次,学生对对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关注研究不多,大多处于了解阶段,关注深度不够。
②机会把握能力不强。大学生对于现时的商业动态关注较少,尚未形成对现时商业动态进行持续和深入研究的习惯;其次,大学生缺乏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对资金与技术的整合能力,有时即使能够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也会由于不满足该机会开发的资源要素而裹足不前。
③抗风险能力较弱。创业活动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大学生的经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准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在企业融资、商业研究、信息和信任、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面临较高的创业风险。
1.2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优势
①强烈的创业兴趣。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经管类大学生学习了更多的关于企业创立与管理的案例,同时其专业见习与实习在企业中进行。因此,经管类大学生更早接触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渴望通过创业积累自己的经验并实现人生价值。
②较好的市场洞察力。经管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或是实习期间直接与企业打交道,
奠定了学生的基本的行业市场认知,让他们对行业市场有着更为深入的认知。专业知识的积累,较强的分析和领悟能力以及大学生自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对市场的变化有着更快的反应。
2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高校在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创业教育目的偏差
当前,高校已经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对落后,将创业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培养更多的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事实上,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表象上的培养自主创业者,其本质目的应该是:一是培育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二是培育大学生具有开拓和创造精神;三是培育大学生掌握从事创业的思维方法,过往高校特别看重知识的传授而欠缺思维方法的训练,这不利于创业思维的形成;四是培育大学生从事创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强大的自信心。
2.2 创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从学科建设方面,创业教育属于综合学科,当前高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创业学专业。目前创业教育在经管类专业主要形式是选修课,有关创业方面的课程数量较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创业教师自身没有创业经验,主要以案例或是实训的方式进行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与意愿,对于学生未来的创业活动提供的指导有限。
2.3 创业实践分散
高校经管类专业一般设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早期的创业实践主要分散在各专业及实践项目中,多数利用各专业实践项目开展创业活动,没有形成系统。近年来,由于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强,部分高校陆续建立了一些学校层面的创业平台,如开展的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培育计划以及大学生创业园区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创业实践的平台还有待加强建设。
3 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体系构想
3.1 规划科学的创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即对于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美国著名心理学者B·S·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与分目标两个层次构成:总目标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分目标包含教学活动的目标和素质培养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教学活动是素质培养的支撑,素质培养的目标反过来指导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4]。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体系要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时,在素质培养方面,着重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品质的创业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推动机制、文化、过程、方式和评价等五个层次创新,从而切实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的互补融合、思维与方法的内在融合、教师教学指导与导师实践指导的互动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双向融合“五融合”理念[5]。
3.2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方面,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科学设置,构建有经管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可成功体系的系统化和层次化,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首先,建立系统化的创业课程体系,要着重加强创业教学管理、创业教学资源、创业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投入和变革。在创业教学管理方面,首先将创业教育以学分的方式纳入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大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创业学分;其次甄选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校内外专家,引导和指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科技竞赛与创业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中。在创业教学资源方面,一是要组建在创业研究、创业教学、创业实践指导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给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丰富创业教材、创业案例资源。在创业教学模式方面,要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创业项目训练、创业模拟以及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应用和实践。
其次,要加强创业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对经管类专业而言,要将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构建集创业构思、创业营销、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创新评价等方面的课程,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3.3 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性要求很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因此,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实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主要有五种类型:
一是以实训课程为依托;
二是以模拟训练为依托;
三是以项目运营为依托;
四是以企业实习为依托;
五是以创新创业竞赛为依托[6]。
经管类专业要立足专业特点与优势,大力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是优化校内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各方面创业实践资源,借助创业实训、创业模拟、创业项目运营、企业实习、创业大赛等多个途径,打造创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依托大学生专业优势,将通识教育、创业实训与创业孵化相结合,建立不同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的创业实践体系;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措施,加强学生在思维方式、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方面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创业孵化中在资金、技术、专业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与服务;建立大学生创业社团,聚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创业研究与探讨,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7]。
二是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要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平台;根据企业的需求,在学校组成攻关小组对技术革新、产品研发、产品销售、资金周转和流动、企业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创业实践,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玉利主编.创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
[3]李娟.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
[4]黄兆信,曲小远,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8).
[5]李晓华,张丽萍,王晓凤.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15).
[6]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7]李晓华,张丽萍,王晓凤.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