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张中艳 周浩 贾玉存
摘要:从东明县的实际出发,对东明县现代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东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对策
1东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东明县委、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来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东明县有耕地面积约120万亩,是山东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63元。粮食产量达到18亿斤,生产实现“十连增”,被国家确定为产粮大县。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2家,建有农业观光园区5个,“东明西瓜”获农业部绿色农产品认证,“五得利”面粉绿色食品申报,“鸥翎”牌纺纱被评为中国优质产品。全县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达到48个。东明县被山东省确定为鲁西黄牛、青山羊养殖基地,新型产业狐狸养殖场户已达到100余家,占全省年出栏量的十分之一,具有明显的产业规模优势。重点培植优质粮棉、特色瓜果、优质蔬菜、良种畜禽、名优水产五大特色产业。重点优先发展了有发展潜力、示范带动力强的五得利面粉、明胜纺织、方明药业等“农”字号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西瓜、棉花、草莓、西芹、养殖等基地建设。
东明县以三农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效益实现了较快增长,农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农业欠发达面大,现代农业与先进地区比还有很大差距。
2建设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2.1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常规农业仍占主要地位。从农业内部结构上看,农、林、牧、渔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业比例小。在2013年,东明县种植业产值占据绝对地位,其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6%,畜牧业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8%,林业、渔业两者总产值合计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瓜菜、林木等特色产业总面积只有30万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未形成区域优势。东明县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整体水平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还存在着种植规模小,品牌培育不足,传统产品所占比例大,名优特色产品比重过小,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影响力不大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2.2农业基础设施短缺,农业服务政策存在缺陷。就东明县情况而言,一是农民还不富裕,自身没有实力进行较大投入。二是在国家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资金减少,财政缺口较大,上级拨给的支付款不够用,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足够资金。县乡财政都一直比较困难,既要确保经济增长,又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还要保障不断增长的人员工资和社会稳定,导致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计划任务的完成。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费缺乏,工作手段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等问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导向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同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严重不足。由于经费短缺,农业新技术项目的实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大多数农业科技人员得不到基本学习培训的机会,开展综合服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2.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粮食产业比较价值偏低,规模种植占比不高。农产品加工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轨道。东明县推广型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精深加工的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影响力弱,农业品牌化经营滞后,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总体上现代特色产业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较为滞后,农产品精品少、档次低、品质差,市场培育后劲不足。全县农民接受文化基础教育的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广大农民以及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等还都比较淡薄,轻质量重数量的问题还较突出。
3东明县发展现代农业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3.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搞好农业示范区布局。加强先进典型培育,发挥示范作用。围绕小麦、玉米、棉花、西瓜四个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特色、高效益、强带动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载体。把推进区域结构布局调整作为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关键来抓。各镇村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1-2个主导产业,构建“一乡一品”或“几村一品”的经营格局,实现优势经济作物的区域化布局。如在黄河滩区发展林网,种植绿色大豆;在三春集林场发展优质草莓,在刘楼镇建成万头养猪场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同时,重点培育城关镇、陆圈镇、武胜桥乡争创全市“十先”龙头企业;华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长明良种繁育合作社;陆圈镇马军营蔬菜、城关镇刘墙大棚、东明集卢寨西瓜,码头镇东街养殖争创全市十个“一村一品”明星村。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打好发展基础。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建设统筹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合并,能直接促进土地的加快流转,改变过去农村“人地合一”的土地经营模式,形成特色高效种植基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注重农田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积极向上争取政府资金补贴,同时注意收集民间资本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工具的购置补贴,使农具装备率有所提高,农机覆盖领域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为东明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利用好市场和政策的双向引导作用。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应充分调动东明县各农业协会和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3.3实施科技带动,抓好科技服务。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和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走依靠科技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等相关培训,扎实搞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利用东明县被确定为全国基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的契机,全面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以技术指导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形成技术传播网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以会代训、科技讲座、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大对粮棉、瓜菜、畜牧养殖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对优质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
3.4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抓好龙头企业。要明确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任务,积极培植西瓜、粮棉等特色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带和生态农业品牌。要坚持生产专业化,规范管理,积极整理标准资源,按照“有标依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着力推行统一品种品牌和包装标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统一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统一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管理措施。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码追溯管理,加大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申报原产地证明商标,原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地域产品专用标志。抓好龙头企业的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完善农业品牌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省、市名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3.5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东明县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东明县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民为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发展农业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不断得以实现,这样才能使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东明现代农业的发展。
东明现代农业需要积极稳妥渐进式发展,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眼开眼闭”或忽左忽右,坚定目标。针对东明农业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有更多作为,我们应该有这个心气儿,更应该有这种能力和作为。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民日报,2006-12-09.
[2]吴秀莲.东明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7).
[3]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