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王亮
摘要:在多年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因以学习、研究人体医学为主要对象,对思想建设等领域的建设工作存在着较严重的盲区,笔者单位作为多所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每年都有几百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在开展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发现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对待。
关键词:学生党建思想政治针对性
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党知识和理论学习有很大差距。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为了考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基础理论的学习不扎实;甚至一些学生,而且还是入党后的学生,对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有着盲目的向往;个人价值观倾向于实用主义,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
1.2热衷于入党晋位,而忽视了如何党建。很多学生热衷于通过积极表现入党,而入党后的学生却没有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展党员中存在着把关不严,对发展入党的学生要求不是很高;从教育角度看,目前的教育内容不够规范,远远跟不上时代进展;学生的管理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后期的党员学生的管理机制没有跟上。
1.3学生党支部的生活内容陈旧。支部生活仅仅限于上传下达,和流于形式,表现形式陈旧单一,没有创新性,往往开会较多,谈心较少,说教较多,聊天较少,思想工作过于强调普遍性问题,而对学生的个人问题忽视。
1.4从事学生党务工作的人员较少,业务水平不足。一般院校中的学生辅导员日常杂事较多,很少有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党建思想工作,从而把流于形式的统一部署当成了主要任务。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这些辅导员从毕业到当辅导员时间很短暂,而且本身也没有任何的党建经验,对理论把握,对政策的运用缺乏统筹把握和灵活性不够,这也是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对如何做好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2.1从源头入手,加强和规范大学生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
2.1.1在临床学院往往是很多学生入党的最后一年,因为很多院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较松,流于形式。其实,学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的过程,是如何保证一个党员质量的关键。一是要给入党积极分子安排必要的工作,首先要分配班级的工作,让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积极锻炼成长。二是要在系里和学院开展活动时,安排一些积极分子担任组织者和重要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让他们有了责任心,有了使命感,切实地感受到党的印象力,增进对党的感情,同时也为进一步考察准备了第一手的资料。
2.1.2在学生入党时要切实做好新党员的质量关,确保我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要发挥好共青团的助手功能,各班团支部要选拔推荐优秀的共青团员给党组织,只有团组织推优,才能保障发展党员的第一步的纯洁性。二是要扩大入党的民众调研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团组织的推荐对象的意见,特别是要扩大范围,包括辅导老师、同学、实习老师、患者等的意见,考察合格,予以公示,如异议,再进行递交入党申请书等材料,同时要组织老党员进行公开评议,评议时要抽取一些学生代表。三是上级的党组织要派出专人进行面对面谈话,进一步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和综合素质。
2.2从教育培训入手,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发展后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一是要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连续性、规范性的教育。要充分重视利用一些基本知识的培训班,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学员要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并递交培训感受文章。二是要把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当作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的关键性环节。预备党员首先是大学生的标杆,是最接“地气”的党员。对预备党员的培养要注意多开展个人思想汇报的方式,既要培养又要听取心声。三是要把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作为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支柱。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培养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从而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2.3从科技手段入手,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微信等工具,为大学生的思想广开言路,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架构桥梁,为党建工作搭建网络平台。要用现代化的系统管理软件,对党员学生进行目标化管理,从设立目标,明确目的,设立目标实现过程,成果评估等进行管理,从而系统性地提高党员的党性休养,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2.4从党支部入手,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党员学生的继续教育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党员组织生活,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形式,明确宗旨,提高认识。在民主生活会上,要认真研究、部署,要发挥组织者的带头作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同时要注意民主生活的考勤工作,上级部门要定时和不定时抽查。注重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3结束语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我们要从开拓新的教育内容,搭建新的教育载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使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卓有成效,确保我们党的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谢骐,黎娅,邓奕,王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机制浅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秋野,俞晨,李均熙.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07).
[3]林建安.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双效互动”模式探微[J].咸宁学院学报,2011(03).
[4]孙国强,李婧.“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多样化的成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