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郭飞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信息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始建于1998年。自该学科项目创立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发展该科目。在2001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科目的学校数量已然超过100所。直至2004年,已然超过300所。虽然各大高校反响积极,学科教学点建设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在该学科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因此,为了国家能够建设更好的治理体系,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就必须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学术界对于该项学科涉猎的范围的界定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每个人对于其涉猎的基本范畴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该项学科由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类学科集合派生而出,这一特点虽然使得这一学科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学科建设蓝本,却也面临多科杂糅,培养方向不明确的弊端。教育部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招生说明目录中明确表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服务对象应该针对现有“事业单位”。但不同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性质要求不同,导致学科整体发展目标模糊混乱。
对于新兴建设学科而言,师资队伍的组建是一大难题。因此,为了免除麻烦,尽快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投入实际教学系统中,大多数高校选择利用学校储备的师资,将专业性质相近的其他专业的老师,调转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来。虽然符合该学科项目的组建要求,却使得该专业整体知识结构杂乱。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学效果明显说明,调配的老师并不能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需求,缺乏专业性的教导,自然无法实现专业性强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最终完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对政府,非政府,还有事业单位的行政部门。然而,这些单位对于就业人才的需求量低,就业要求却很高。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知识研究方向具有单一性,然而该专业学科所针对的就业部门却并不会继续该学科毕业生优先就业的机会。加之这些部门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各部门职员的流动性差,更换频率低。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就业压力大,学校各大管理类专业之间的雷同性,更是给予同行,非同行之间更大的竞争压力[1]。
公共事业关系和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属性。该学科项目主要着眼于培养公共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员树立为公共服务的意识,同时建立社会责任感,以此提高公共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其实对于当代高校学科项目而言,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指导很显然早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也是如此。以该学科项目的学科属性为基础,高校应该指定实践性更强,更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培养方案,且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政府等部门,开阔的见地才更能够发挥出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学科特色。但是不局限于为政府部门培养人才,并不意味着不能为政府不能培养人才。该学科从业者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就业岗位,当政府相关部门符合自身学习特性时,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政府服务。如若不然,学生也可以利用自身和学校资源优势,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化接轨。
人才的培养与产出水平,一部分有赖于学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师资力量雄厚与否。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能力,也是影响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导致培养效果与教学目标不匹配的问题屡见不鲜。从这些问题出发,高校可以先积极招纳年轻知识分子为专业教师,引进人才后,再通过后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引进人才的教学、管理能力[2]。相对于教授相关学科的老教师而言,年轻教师更愿意也更容易接收新鲜事物,能够在新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投入更多经历。其次,单方面引进高学历人才是不足够的。高校还要注意内部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与整合问题。从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职称地位入手,突出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提高本专业竞争能力。
管理类专业大多对于从业者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尤甚,其对于从业人员的技能应用能力具有高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求着重加强应用能力的建设与提高。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展实践课程,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的真实用处。在以后就业过程用才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理论不只是用来表达,用来考试的,而是用来参与活动,指导实践的。为了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高校就要加大对于实践类课程的资金投入,保证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投入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为了增强学生体验感,给学生更多更好的实践练习机会。学校还可以与政府、事业单位联手,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并敦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基地实习等活动中来,用最先进,最具有应用性的理念方法,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实际上对于新办学科来说,发展速度过快就容易导致发展体系不健全。发展数量较大并不代表质量高。诸多弊端,在实践就业过程中都会一一披露出来。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应该以夯实的教学成果为基础,在规范的指导下,将高校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工作,生活中来。近年来教育部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希望各大高校能够将目光投入到提升各学科教学质量中去,踏实提升自我,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