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刘忠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冲锋号,标志着改革进入了新周期。
当前,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看到改革的共识空前提高,人民群众想改革盼改革,广大干部拥护改革,对改革的认识已经高度统一,改革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势不可当;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深化改革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打破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突破既有体制机制的惯性阻碍、摆脱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牵扯时,有好些同志存在“叶公好龙”现象,虽然嘴上唱着高调,实际却不迈步。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不想改。对一些部门和群体而言,改革不仅是革思想的命,更是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所以,尽管大家都在喊改革,但不是每个部门都愿改,也不是每个群体都想改,从而出现明改暗不改、虚改实不改现象。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坦言,各地新一轮简政放权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地方和部门利益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错放、空放、乱放”等现象。有的只下放复杂的、管理责任大的,“含金量”较高的仍然留在手中;有的放权有水分,动辄上百项,但“干货”不多。二是不敢改。作为体制机制的调整与制度的完善,改革不仅有收益,也有代价与风险。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改革的任务更艰巨、外部环境更恶劣、利益分化更严重,从而使得它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多,风险也更大。这些风险,既包括政治风险,也包括社会评价风险。在改革风险面前,一些领导干部头脑里磕磕绊绊多了,对自己行囊里的那些瓶瓶罐罐看得重了,没有了那份“甩开膀子”的豪情,缺少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变得谨小慎微,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反复权衡个人的风险与收益,最终演化为等待观望,甚至宁可不改革也不能犯错误。三是不会改。有些领导干部在改革的难点面前无所适从,只会说原则话、漂亮话,不会讲实在话、管用的话,缺乏驾驭改革的能力。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改革任务面前,不认真研究问题,不主动剖析矛盾,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等、靠、看的思想很严重,以至于上级推一下动一下,慢慢腾腾、晃晃悠悠地“改”到哪里算哪里,没有那么一股拼劲、冲劲、韧劲。
在深化改革中出现这种“叶公好龙”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恐慌”。
一是“风险恐慌”。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要改革就有风险。我们前35年的改革,采取的是一种务实的渐进式改革思路,即“摸着石头过河”,先从一些好改的、容易改的做起,把难改的、风险大的改革留在后面,待时机成熟再改。所以我们的改革集中在经济领域,较少触及社会政治领域,即使是经济领域,也把困难的部分放在了最后。这就形成了当下的状态:改革看起来难以继续推进,同时改革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发展带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改革的风险和难度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担心改革可能带来的种种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的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面对硬骨头,面对险滩,面对各种可测与莫测的风险,让人心中不免恐慌:畏难怕险,求稳怕乱,怕出问题,怕担责任,怕丢乌纱帽,怕出头的椽子先烂……一个“怕”字,束缚了多少人的手脚!
二是“利益恐慌”。改革,势必牵涉利益,利益连着人心。就人的本性而言,正如鲁迅所说,向来是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在没有牺牲任何一方福利的前提下,各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增加,那么到了深水区,大多数的改革就由帕累托改进变成了卡尔多改进:改革虽能使社会总体福利增大,却需利益的调整和补偿。只有利益增加方愿意支付的补偿超过利益损失方的数额,改革才能进行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场博弈。在这场博弈中,没有人会自愿接受使自己福利变坏的改革方案。让政府交出用惯了的权力,让部门放弃既得的利益,让企业接受新来的分食者,让官员把自己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事实上,触动利益与触动灵魂相比,很难说哪个会更容易。动别人的奶酪需提防有人找你拼命,动自己的奶酪更需壮士断腕的勇气!
三是“能力恐慌”。改革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事业,没有一定的能力很难胜任。啃硬骨头,涉险滩,过“深水区”,难度系数更大,更是需要过人的本领。没有能力作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只能是空谈。当前的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的矛盾深、碰到的阻力大。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设统一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激活农村资产要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每一项改革的具体落实既需要改革者的激情与意志,更需要改革者具备能改革、善改革、持久改革、深入改革的能力。与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明显不相适应。有的习惯于向上级要资源、要政策,不善于从市场找办法、寻出路;有的在纷繁的事物面前束手无策,不能自如应对复杂局面;有的还满足于四平八稳踱方步、按部就班过日子,不能探索新路,等等。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是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决定性因素”,积极迎接挑战,特别是提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至关重要、非常紧迫。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真抓实干。在这个问题上,领导干部绝不能像“叶公好龙”那样,光打雷不下雨,思想与行动分离,而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思想上树立新思维,在行动上展现新作为,真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与“龙”共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必须坚定改革信念,切实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解放思想是总开关。我们创造过去的奇迹,靠的是改革,解决今天的问题,也唯有深化改革。在改革大潮面前,是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键是看有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能不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看有没有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是不是以改革大局为重,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着眼,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出发;看能不能做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
其次,必须坚定以民为本、造福于民的改革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推进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如果处理不好,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是一种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仅有碍于党的事业大局,也有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防止和克服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行为,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整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领导干部只有顾全大局,做到天下为公,才能有不计得失、不谋私利的思想境界,才能常思人民事,常记人民愿,常感人民恩,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改革勇气和浩然正气,才能聚人聚心聚威,建功建业建成,将宏伟愿景转化为生机勃勃的改革发展实践。如果只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那个局部来考虑问题,对全局利益全然不顾,甚至损害全局利益,那就是狭隘的、自私的、错误的。
第三,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品格。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当前,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味求稳,就等于退缩。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因此,面对繁重而艰巨的改革任务,领导干部要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不怕事,敢干事,干成事。特别是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当然,敢于担当并不是傻大胆、蛮干。正如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所讲的:“担当的背后是品格、是能力,敢于担当就要做到自身硬。要有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始终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坚守才能有担当。要有敢于担当的理论素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自信才会有力量。要有敢于担当的无私情怀,做到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无私才能无畏。要有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胸怀坦荡才会有底气和胆气。要有敢于担当的过硬本领,提高科学决策、履职尽责的能力,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
第四,必须营造推进改革的宽松氛围。改革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并不是每一项改革措施都会立即给大家带来实惠,也不可能给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同时带来等量利益,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了全局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在局部的、个人的、眼前的利益上作出必要的忍耐甚至牺牲,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同时,要努力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改革的风险不能让改革者独自承担。对那些按程序决策、实施改革创新,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谋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责任豁免,给敢为人先的组织和个人减少一些为失败担责的心理负担,让改革者不再惧怕改革风险,着力解决不敢改的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