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杨钊 迟颖 张樱爔 卢鸿健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 1 6 0 0 0
HXN3B型内燃机车,原称HXND3型,是中国铁路的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车型之一,由中国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是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XN3型内燃机车基础上,为满足重载货物列车调车需要而研制的大功率重型调车用内燃机车。该车大部分线缆布置时无法采用集中布线方式,线缆的布线路径多样化、复杂化。若无严格要求极易造成线缆之间相互缠绕,存在信号干扰的安全质量隐患。本文就此问题针对机车线缆布置进行讨论及总结。
电缆敷设时,所有电缆至少应分为如表1所给定的三种类别的电缆。
表1 与EMC有关的电缆类别
不同种类的电缆应尽可能单独敷设。电缆与电缆束之间所要求的距离理论上取决于功率、频率、并行敷设的长度以及辐射抗扰度。实用时,空气中敷设的不同种类的电缆,其最小间距应为A与B类0.1m,A与C类0.2m,B与C类0.1m。应尽可能保持不同电缆种类的电缆单独敷设,以及按照最小间距进行隔离[1]。
规定的最小间距可不用在不同类别电缆交叉的情况下,电缆与电缆直接成直角。
在不同种类电缆的最小间距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尤其是 A 与C 类电缆之间的间距),电缆应用金属管道、金属板、金属导管或整体屏蔽(与机车车辆接地相连)等进行隔离。
辅助电气室为整体模块化的柜体结构。线缆布置时,将三方设备的C类线缆由线槽最右侧布置入内,直接沿三方设备柜内扎线杆将线缆布置到相应设备处。将断路器柜与继电器柜内的A类与B类线缆由柜内线槽布置到相应设备。
司机室为隔离式司机室,采用整体模块化结构。司机室安装完成后,由司机室布置到其它室内的线缆主要由主、辅操纵台下方垂直布置,导致线缆布置路径单一,各类别线缆均由同一位置布置。为了减小此处不同类别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司机室布线时使用两端带有接地线的金属屏蔽网将C类完全包裹,并保证两端接地线接地可靠。
电气室与司机室的结构一样,均为整体模块化结构。该室内安装摆放了整个机车大多数的电器元件及三方设备,且因整体室内空间限制,导致电气室内各类别线缆数量巨大且布线路径复杂、多样。
为了防止不同类别的线缆之间相互干扰。首先,明确电气室内线缆的主要进出口,电气室线缆主要由司机室、电气室左右密封体布置进入电气室[2]。
由司机室侧进入的线缆通过带有2层隔板的线槽布置入内,面对线槽时,左侧线槽根据线缆走向应布置C类线缆,线缆穿出后沿扎线杆向上直接布置到微机箱、6A箱及顶部的各类天线。
中间线槽内为插头类型的B类线缆,插头连接处位于电气室门处。布置时,根据插头连接的位置将线缆分成4束,采用并列的方式沿扎线杆平铺布置到位。
右侧线槽内为A类线缆,多为主、辅回路线缆,线缆平数多为16mm²及以上。因此,要求线缆布置时,应根据接线位置分束,布置时要求大平数线缆在下,小平数线缆在上,线缆整齐、顺直,无交叉、斜拉现象,线缆捆扎时应避开边角处,防止线缆因接磨出现破损接地现象。
线缆整体布置完成后,将线缆捆扎固定在扎线杆两端,并在线缆分开处再次使用扎带固定,防止线缆晃动[3]。
左侧线缆通过3层密封体进入电气室,主要为其它电气设备的个电压等级线缆。因此,在线缆通过密封体时,为了防止线缆之间相互干扰,将信号类线由上层密封体布置入内,控制类线缆由中层密封体布置入内,辅助类线缆由下层密封体布置入内。
当线缆全部布置到电气室内后。信号类线缆沿高层扎线杆布置,控制类线缆沿低层扎线杆布置,辅助类线缆由地面扎线杆布置,从而将不同类别的线缆完全隔离开来,最大化的减少不同类别的线缆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
整体布置外走廊线缆时,为了最大减少C类线缆与其它类别线缆接触面积,将A类线缆沿最里侧扎线杆布置,将B类线缆沿中间扎线杆布置,将C类线缆沿外侧两列扎线杆布置。
布置C类线缆时,需要将线缆在每个扎线杆前后两端各捆扎一道扎带,保证线缆捆扎结实,防止信号线缆与车体接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在不可避免的需要跨越其它类别时,要求C类线缆与其它类别线缆垂直交叉。
将B类线缆沿中间的扎线杆布置到相应位置,将A类线缆沿最内侧的扎线杆布置到相应位置。
这样布置外走廊线缆,可以做到在有限的布线空间内,最大化的避免信号线缆受到干扰,也为在排查问题故障时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消耗。
机车信号传输的状况是否良好,对于机车试验及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线缆的布置方案应严格遵照工艺要求执行,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其它类别线缆的干扰,从而保证机车的运用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