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 刘治彦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首都经济圈发展
■ 刘治彦
城市是“城堡”与“市场”有机结合与互动发展的产物,是人口、非农产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在一定地域大规模高度聚集的自然社会复合有机体。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到“进城定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尽管城市的出现距今至少已有几千年,但城市化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城市化是人口大规模从农村迁居城市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776年,伴随蒸汽机的出现,轰轰烈烈的工业化拉开了序幕。工业化不仅改变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
工业生产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同时,城市化也会促进产业分工细化与深化,在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规律作用下,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也不断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单一中心的同心圆结构,以及受自然环境、城市交通等影响而变异的扇形结构、放射型结构等,向多中心结构演进。如果城市所在区域的区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允许,这种过程会持续推进,直到受到约束为止。特别是一些大都市,随着中心区商务成本、生活成本上升和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城市病”,促使产业与人口郊区化,卫星城得到快速发展。以大都市或超大都市为核心,会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有机结合的城市体系和都市密集区。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由竞争逐步走向分工合作,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大都市绵延区。
我国城市化具有典型的“多元、渐进”的特征。所谓的“多元”就是指,城市化空间结构特征呈现出东中西齐头并进、超大城市与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种城市形态并行发展,共同吸纳城镇化人口。“渐进”主要是指城市逐步吸纳城市化人口的特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底我国31个省(区、市)人口为13.40亿,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66亿,居住在乡村的人口6.74亿,城镇化率达49%。根据预测,大约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届时城乡人口各为6.8亿。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全国有近2亿的城乡“双栖人口”的半城市化人口。尽管这种城市化模式受到诸多诟病,但事实证明这种“渐进”的城市化是中国避免重蹈“拉美城市贫民窟现象”的缘由,当然也经历了痛楚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过程。
今后10年仍将有1亿多的新一代乡村人口迁往城镇,还会面临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繁重任务。但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必须妥善解决好目前已经进城的2亿左右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问题。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与户籍市民一样的待遇,包括住房与各种社会保障。按照现行人口政策,到2025年中国人口可能会达到峰值14.2亿左右,较1990年人口普查预测的高方案16亿和中方案15亿要低得多,而且提前10年到来,接近于当时的低方案14亿人口。即便2020年后实施城乡统一的“二胎”政策,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和抚养孩子成本上升,人口数量总体趋势也不会有太大转变。城镇人口也可能会在2025年达到8.5亿左右,稳步接近峰值。此后,城镇人口减少的数量将由农村人口城市化补充,城市化率提升将主要依赖于总人口的逐步减少。
由于各城市在吸引城市化人口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城市化人口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全球主要都市密集区,如北美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五大湖沿岸城市带、旧金山——洛杉矶西部海岸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日本的东海道城市带,我国的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长三角及长江流域城市带和珠三角及南方城市带。从自然条件来看,这些城市带基本上地处沿海、沿江或沿湖地区,兼备水陆资源环境条件,能够有效发挥廉价的水上运输优势,区位、资源与环境条件总体上要优于陆域地区。而且这类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温和,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也是沃野广布的粮仓。从经济社会条件来看,都具有一个或多个能引领都市密集区发展的超级大都市,都市密集区内各城市职能互补性强,能够形成功能比较完善和独立性较强的城市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的核心是“京津冀”地区。早在2000年,学术界提出“京津冀北(河北北部)”的概念,简称“大北京”。主要指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京津连线为主轴,包括由京津唐(山)和京津保(定)两个三角组成的菱形区域,并大规模地开展了“大北京”地区的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吴良镛,2001)。后来,“大北京”规划范围扩展到石家庄、沧州、秦皇岛、承德和张家口等城市,基本覆盖了京津和河北省的主要中心城市,因此实际上是“京津冀”地区。
目前各界所热议的“首都经济圈”与上述概念演替有很大联系,学术界对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尚有争议。我们认为,首都经济圈范围也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范围也应扩大。现阶段主要是指环京津的河北省各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圈。伴随这一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与基础设施完善,逐步扩大到环渤海其他城市和整个北方城市带。
首都经济圈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的一个标志,是中心城市由点状聚集向网络分散过渡的表现。
长期以来,首都经济圈发展滞缓,京津两市一枝独秀,对周边的河北省各城市拉动较小,与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缺乏完备的城市体系,缺少影响较大的二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和实力较强的三线城市(地级中心城市),各城市之间功能互补性不强,协调性较差,竞争大于合作。这不但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也影响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整体发展。
经过新世纪初期10年的发展,目前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北京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都迈上一个新台阶。以首钢迁往唐山为起点,拉开了首都与周边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序幕。北京CBD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以及唐山曹妃甸工业园区的建设,促使首都经济圈基本框架形成。
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将有利于北京成为世界城市,有利于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再度复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宜于分步实施。
近期(5年内)主要应谋划好与北京中心城区联系最为密切的北京周边地区,具体主要指廊坊市区及东部三个县(市)——三河、大厂和香河,以及涿州、固安、永清等县(市),与北京远郊区的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组建北京七环。
中期(5~10年)通过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连接天津、唐山、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城市市区,构建环首都城市圈。
远期(10年后)建设由石家庄、济南、青岛、大连、沈阳、呼和浩特、太原和郑州等二级城市和中小城市组成的环渤海城市圈,构建首都经济圈的外围城市带,并与未来的哈(尔滨)长(春)城市群,西(安)兰(州)城市群相连,形成北方城市带。
首都经济圈建设必须瞄准打造功能完整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着力抓好城市产业分工。
首先,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应致力于建设世界城市,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组建环京七环,将北京周边中小城市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卫星城,承载相关的首都主导产业,分担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形成反聚焦力。
其次,北京应着重发展产业总部与研发销售中心,逐步将生产基地迁移到环首都城市圈的各中心城市。食品、医药、文化用品制造业等主要迁往承德、张家口等北部城市,电子、汽车、机械等制造业应迁往天津、保定等中心城市,冶金、化工等产业应主要迁往唐山、沧州等临港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应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低端产业也应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
第三,加快首都经济圈核心区域与外围城市带及其他北方城市带的一体化进程。首都经济圈外围城市带及其他北方城市带,主要由北方各省省会和中心城市组成,与首都经济圈核心区联系较为密切,在获取核心区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要进一步通过便捷的高速铁路网,将这些城市带与核心区进行有效衔接,并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城市带发展的交易成本,积极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形成区域合力,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赵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