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铁深基坑基底涌水涌砂控制施工技术

时间:2024-04-25

冯亚辉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4

地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深基坑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和各种管道相对密集的地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深基坑施工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基底发生涌水涌砂险情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很容易引起深基坑周边管线断裂,周边建筑物开裂,地面坍塌等事故,给整个地铁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影响恶劣。为了保证地铁结构工程的安全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基底涌水涌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控制尤为重要。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长风街站,位于长治路与长风街交叉口,沿长治路地下布置,该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总长222.6m,车站宽度17.1m,采用双层双跨箱型框架结构,基底埋深约17.5m,车站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插入比为 1:0.5。

1.2 工程地地质和水文地质

根据工程详勘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杂填土(1-1)及素填土(1-2)、冲积、洪积粉质黏土(2-2、3-3)冲积、洪积黏质粉土(2-3-1、3-4-1)、局部为冲积、洪积中砂(2-5、3-6),底板下为冲积、洪积黏质粉土(2-3-1、3-4-1)、冲积、洪积粉细砂(2-4、3-5)、冲积、洪积黏质粉土(3-4-1)、冲积、洪积中砂(3-6),其中车站北端底板下黏质粉土层为0-4m,粉细砂层为4.0-7.5m,黏质粉土层为7.5-10.0m,中砂层为10.0-15.0m。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各土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车站场地在勘探深度内的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浅层孔隙潜水,局部存在上层滞水,以 2-4、3-5粉细砂及 2-5、3-6中砂为主要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5~20m/d,该站点富水性中等。场地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汾河侧向径流和城市供水、排水渗漏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以蒸发、人工抽取地下水及侧向径流补给汾河为主。本场地位于汾河东岸约1.5km处,地下水受汾河水侧向径流补给影响。

2 工程特点

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最深达18.7m。车站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十字路口,基坑两侧管网密集、交通量大,临近建筑物多,环境条件复杂。底板下不透水层较为薄弱,连续墙墙趾位于5m厚的中砂层中,未有效隔断基坑外水源。总之,场区地下水位高,为场地以下6m,同时连续墙未有效隔断基坑外水源,底板下不透水层薄软,对基底涌水涌砂极为敏感。

3 涌水涌砂发生原因与情况分析

2017年4月26日长风街站北端基坑见底,已进行基底平整,在等待垫层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现基底有一处位置出现湿渍,后快速扩大,基底出现涌水涌砂,随时间增加涌水量增大,经现场验证,出水口为直径100mm的孔洞,孔洞深度不详,同时含有大量粉细砂,水压较大。通过查询地质勘察图及现场比对,发现该出水点土质为黏质粉土,渗透系数为0.3,厚度约为4m的隔水层。在出水点处有1处47m深地质勘测孔,经测量放点及现场比对,确认出水口为12cm左右的地质勘测孔。通过后期水头验证,此处涌水涌砂处水头高度为基底以上11m左右。经过事实分析,已确定为地下水层击穿勘察封堵孔发生涌水涌砂,发生涌水险情与连续墙质量无关。基坑地处繁华闹市区,基坑周边建筑物繁多,基坑两侧为新迁改的大量管线,紧邻基坑两侧的市政道路交通量大,一旦险情不能及时控制,将造恶劣社会影响。

4 处理思路及方案

4.1 处理思路

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监测单位及时对基坑涌水位置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路面沉降以及基坑墙体测斜、支撑轴力等监测项目进行不间断的加密监测。现场应急的2台WSS注浆机进行调试,一旦基坑周边发生明显沉降,及时在基坑外进行深孔注浆。

基坑基底发生涌水涌砂处理原则为排水滤砂、堵水、堵排结合三种。长风街站基底发生涌水涌砂险情后制定了处理方案,第一种方案意见为防止险情持续扩大,如果基底涌水涌砂难以控制,应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回填后再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第二种方案是根据周边监测数据,采取措施控制涌水范围和涌砂量,辅以基坑外WSS深孔注浆,防止路面沉降,借鉴坑内井管封堵措施对涌水涌砂处进行封堵。

4.2 方案比选

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分析,涌水主要位于基底以下粉细砂层及中砂层中,与基坑外的水层有效连通;上涌的粉细砂主要来源于基底下4.0-7.5m的粉细砂层,由于地下连续墙的有效隔断,基坑外层的粉细砂层无关系。第一种方案虽能及时控制险情,但会造成整体工期延续2个月以上,同时费用大幅增加。第二种方案对整体工期影响不大,且费用相对较小,但必须在基坑周边沉降不大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的组织施工。综合各种因素,项目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

4.3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思路:①采用直径800-1000mm厚度10mm、长度3.5m钢套筒,以涌水处为圆心插入基底以下1.5m。②在钢套筒周边3m范围内浇筑50cm厚的高标号早强混凝土盖板。③待混凝土终凝后在钢套筒周边1m深度范围进行双液浆加固。④施工垫层、防水、保护层。⑤钢套筒井口采用法兰钢板封堵。⑥施工结构底板、侧墙。⑦采用钢套筒井口钢盖板中心预留的注浆管,用双液浆对涌水位置进行加固。钢套筒井口法兰钢盖板安装时机应该据施工监测数据进行确定。

4.4 涌水涌砂处理

涌水涌砂时基坑已挖至基底,基底涌水处水量及压力较大,以漏水点为圆心,安装钢套筒,限制涌水影响范围;漏水点位于盾构始发端头井,底板后期回填1050mm素混凝土,底板厚度1000mm、垫层250mm,套筒插入基底1.5m,上部外露2m。同时对基坑周边地面、管线、建筑物沉降等情况加密监测,钻机在基坑外深孔钻孔验证,有无掉钻情况,如出现基坑周边路面下沉或钻机掉钻情况,立即在基坑外进行WSS深孔注浆。

钢套筒安装完成后,根据涌水量,钢套筒内2台7.5KW、1台5KW的水泵不间断抽排水,减少涌水从钢套筒周边大量外渗,钢套筒周边3m范围内基底下浇筑50cm厚C50早强混凝土盖板,待混凝土终凝后,立即对钢套筒周边底部100cm范围内进行WSS注浆,封堵钢套筒周边渗水。施工监测数据显示,从涌水涌砂开始,2天期间内基坑西侧道路累计发生沉降为12mm,基坑西侧钢结构建筑物沉降3mm,期间在基坑西侧不同深度进行双液浆注浆;套筒周边注浆完成后调整钢套筒内的水泵位置,使水泵位置尽量接近钢套筒上沿。水泵位置抬高,在水泵水管排水口处观察发现,抽排水含砂量明显大幅减少。注浆完成后立即施工车站底板垫层,根据施工监测数据反馈,基坑周边沉降变化不大,未对钢套筒井口的法兰钢盖板安装,继续施做底板。持续施工监测,周边沉降无明显变化,继续施做侧墙和其它段底板。待第二段底板和第一段侧墙施工完成后安装钢套管井口法兰钢盖板。钢套筒侧壁安装泄水阀门,侧壁泄水阀门打开时,钢套筒井口开始安装法兰钢盖板,钢盖板中心预装3根不同长度的直径25mm的注浆管深入基底涌水口,长管注浆时排水、短管注浆、中管备用。注浆管需与盖板间隙焊接严密,注浆管长度根据孔深按不同深度布设,注浆时采用最短的注浆管,注浆前关闭管壁阀门,进行双液浆注浆直到完全封堵漏水。注浆完成待浆液凝固后,确保3根管无水后从盖板处部切断3根注浆管,封堵完成。

4.5 效果评价

①从基坑监测数据反映,从基底涌水涌砂开始到彻底处理,周边地面沉降累计沉降25mm,建筑物沉降7mm,从时间数据显示,沉降主要出现在险情发生的前3天,后续逐步稳定;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累计变化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说明此次基底涌水涌砂对基坑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影响不大。②从涌水涌砂开始24h内,钢套筒井口已具备封堵条件,48h内时钢套筒周边已无明水,周边沉降可控,该方案具备快速处理的时效性。③对整体工期影响2天,相比回填后再处理的时间大幅减少,费用不多。

5 结语

本次基坑基底涌水涌砂险情处理效果显著,针对本次基底涌水涌砂险情所采取的措施,不仅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对工期的影响较小,费用较低,很好的处了工程安全、进度、费用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