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月的风” 运输史话

时间:2024-04-23

刘增平 赵连东

五四广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始建于1996年,总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为青岛市地标建筑之一。漫步在青岛五四广场上,红色醒目的雕塑“五月的风”矗立在广场中央,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该雕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以单纯洗练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造型和中国红的主色调,颇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五四广场命名与“五月的风”运输史话。

五四广场的命名渊源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一座耳熟能详的城市名称;1919年“五四运动”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声声口号依然响彻耳边。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时代进军号角吹响。 4月,青岛市成立东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暨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全面负责东部开发和建设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5月3日,青岛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8月7日,作为东部地区开发92-001工程,市级机关办公楼在湛流干路(今香港中路)与南通路交汇处的东北侧开工兴建。

1994年6月5日,市级机关办公楼竣工并通过验收,标志着东迁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7月20日上午8时举行升旗仪式,意味着该大楼正式启用。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是青岛城市空间转型的重大战略。

1996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市政府建起一座城市中心广场。据时任青岛市市委副书记徐长聚同志回忆,在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中,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希望大家为新广场命名,与会同志纷纷提出“青岛广场”“海滨广场”“奋进广场”的建议,最后,俞正声同志说:“就命名为五四广场吧!”然后对着时任团市委书记王晓同志说:“这个五四广场不单纯是你们共青团的,因为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最终,众望所归地命名为“五四广场”,而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就设在广场显著位置,形象地诉说着百年前那场震撼中外的疾风骤雨。

“五月的风”运输成为经典

交通运输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是由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前辈们于1953年完成的。1959年,集团前辈们出色完成了人民大会堂建筑花岗石装运任务。1977年,集团前辈们再一次完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料石、雪松的装运任务。一颗红石,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快速发展,天安门广场上275600块地砖也有着与青岛同频共振的情结。历史大潮汹涌澎湃、奔腾向前。凝聚一条心,同护一面旗,再铸新辉煌,合力创佳绩。2021年7月16日,北京天安门管委会将2020年7月6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挂过的国旗赠送给了集团。北京天安门管委会特别指出,这是生于青岛的“红石精神”,在新时代得以赓续传承。集团归纳总结了“红石精神”,使之成为承载企业文化基因的“红色印记”。

基于这样的红色血脉,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始终心存家国情怀。“五月的风”设计者黄震是安徽人,当时正帮朋友在济南作设计的他,得到五四广场雕塑广征创意的消息后,特别赶到青岛找灵感,站在五四广场上,一阵海风吹来,黄震迅速拿定了主意,就以“小旋风”为主题来设计。在从青岛回安徽过年的火车上,黄震完成了“五月的风”的初稿,当把钢圈涂成红色时,这个之后享誉全国的雕塑诞生了。

1997年,交运集团下属的公路客运公司胶州汽车五队承接了运输“五月的风”这一光荣任务,与青岛市东海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签订了运输合同。大家满怀豪情,积极投入到“五月的风”运输工作。

日前,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胶州事业部深入挖掘1997年“五月的风”装卸运输工作的感人故事,时任青岛公路客运公司汽车五队值班调度付瑞清、参运驾驶员王尚春作为当年的参与者,回顾了1997年的一些工作细节。

据付瑞清回忆:当时接到任务后,车队制订了《钢结构“五月的风”运输方案》,从工厂到预拼装的五四广场现场,车队主要承接运输钢柱和梁的组建,研究了满足当时道路交通的运输条件,实施了必要的捆绑、设置支架支撑等工序。

据王尚春回忆:当时一共4部半挂车,采取将雕塑实施分组运送的方式,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运输工作。从原胶州电视塔西侧的一个院子运往五四广场,当时山东路限行,禁止大型货运车辆通行,后来协调有关部门得以放行。驾车来到五四广场,当时施工现场可以说是一片泥滩,大家克服种种阻力,最終将“五月的风”安全、及时运送到目的地;运送到达后,进行了组装、焊接等工序,采用螺旋向上的钢结构组合,并辅以火红色的外层喷涂。

2013年,网友们捧出了中国十大正能量城市雕塑,青岛“五月的风”名列其中。这些年来,付瑞清、王尚春经常到五四广场看看自己参与运输的雕塑作品,看到“五月的风”在报纸、杂志、电视等不同媒体上甚至教科书上的频频亮相,由衷感到“五月的风”已经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自豪。为此,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将其视频、文字、图片进行了整理,在馆中陈列,并将其充实到“红石精神”的红色典范之中。

一声惊雷,百年回响。中国青年用智慧与力量、责任与担当,诠释和传承着“五四精神”。如今,五四广场和“五月的风”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必到之处,“五月的风”不仅仅是一座雕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更是代表青岛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它既像火红的火炬,又像升腾的旋风,充分体现了青岛人民追思历史的“火种”,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下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