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4-04-25

邓和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水利局 四川宁南 615400

旱涝本是自然灾害,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的特点,南北气候差异极大,使得南北旱涝频发。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充沛,在气候变化大时容易引发水灾,而我国北方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较干燥,季节性较明显,时而降水量不足发生旱灾,我国人民深受其害。随着科技的发展,重工业的不断进步,旱涝频发告示我们以往的工作模式已经落后。我们必须提高防汛抗旱意识,在旧的体系下加入创新型理念,完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打响防汛抗旱攻坚战。

1 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水旱灾害的全面认知和理解

以往防汛抗旱工作中,我国将工作重心放在旱涝的防御上。特别是在旱涝频发期。但是这种工作形式往往很被动,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灾害频发,同时大量的资源投入对我国来说也很吃力。长远来看,不能为我国经济带来任何益处,尽管有一定成效,那也是治标不治本,有很大局限性,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 预警水平较低,基础工作不实

目前我国气象监测系统还不成熟,不能提供精确的旱涝讯息,以至不能对汛情及时防控,但主观因素是气象预测部门基础工作不实,如为了提高基层警觉度,无论雨情大小,一律预告为有雨,长此以往,基层防汛人员会对气象预报丧失信心,甚至产生麻痹思想,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19年全年降水量为近五年来的最少,但是当年县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中,次日有雨的预报却是历年来的最多,后期以至于基层监测人员对天气预报产生质疑[1]。

1.3 基层防汛人员体系不稳定,缺乏经验

目前基层防汛体系人员多为乡镇、村组人员,人员调动、更换频率高,结果每年都是不同的人员在负责基层防汛工作,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新官不理旧事,造成工作空档期,不利于防汛工作开展;其次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这里所提的专业程度不是指学历方面,而是工作的繁杂程度,基层人员数量有限,但是近年来各方工作都趋近于正式化、规范化,简单的说就是工作量越来越多,但是人员配置上却没有什么变化,最后一人身兼数职,一个工作人员,身负农产,会计,防汛,党建等多重工作的时候,一到汛期,同时要抓生产,又要抓安全,试问他能拿出多少的精力到防汛工作上。

1.4 非工程措施中的事倍功半

非工程措施的施行对基层防汛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实时监控,增加了预警监控的准确性。但是,非工程措施中,虽然视频站点的监控效果直观,但是其建设费用,运营费用,都远超普通监测站点;同时,视频站点选址几乎是在水库、山洪沟等重要监测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远离城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十分有限,一旦出现故障,维护人员往往无法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受地形和站点选址影响,政府每年在视频站中投入的资金、人力比重,远超一般雨量、水位监测站点,但是视频站点使用频率和正常运营情况都远不如一般的数据传输站点。其次是站点重复的问题,目前气象局、水利局、资源局、水文局都在各地分别建设了大量的站点,很多站点重复,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

2 防汛抗旱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灾前全面预防

及时进行旱涝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损失。然而,灾前全面预防工作的实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部门增强灾害意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自己的职责,召开灾前预防会议,要求地方增强相关意识,将雨水情况上报并及时分析总和,科学调整分配各地区单位,确保水利工程系统的运转。

2.2 优化防汛抗旱风险管理技术

防汛抗旱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为此,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学习周边国家在防汛抗旱工作上的优点,逐渐与信息化接轨。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信息化发展,设立防汛抗旱信息化数据中心,培养相关科研人员,先进的技术更有利于我们分析出准确的数据,将工作风险大大降低。

2.3 强调防汛抗旱与人水和谐密不可分

防汛抗旱从根本上是水的治理,总结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特点和经验,防汛抗旱工作是对水系统的调整。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不能因为旱涝就改变人水和谐的观念。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例如,南水北调工程,正是把人和水这两个体系看作一个整体,平衡不同地区对于水的需求,以平衡人水体系为出发点发展防汛抗旱工作,将“覆舟”转化为“载舟”,进而缓解旱涝灾害,顺应自然规律,在原有的生态模式基础上,将灾害降低到人类社会可以承担的范围内[3]。

2.4 政府部门应当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分析我国防洪抗旱工作,在政策上,应当加大对气象预测部门的管理力度,据实报告,增大可信度。对于基层防汛人员体系不稳定,缺乏经验问题,应当根据地区情况,实施撤乡并镇方案,通过合并的方式,减少重复工作,腾出更多的人力;基层防汛工作人员需要非专业但是专职的人员,并定期基层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工作交流。此外给予资金支持,配备充足的设备,例如救生衣、救援灯、抽水泵等,并对设备定时检测维修,修建水利工程,确保突发灾害时防汛抗旱工作能够运行。

2.5 非工程措施方面的改进

根据各地条件,参考地形和通信条件,酌情减少视频站点,将新增资金用于建设一般数据站点,扩大一般数据站点的覆盖面,尤其是山区地形,局地降雨比较常见,通过扩大监测站点的覆盖面,减少监测盲点,灾害预报精度愈高,预见期越长,减少灾害损失的作用就越大。同时,政府应规定各相关部门联动配合,数据共享,减少资源浪费。灾难来临前,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事先转移人员物资;灾难过后,对灾区进行重建,国家可以适当调整地区税率,促进地区发展。

3 结语

总之,防汛抗旱工作与区域环境和国家经济息息相关,新的发展意味着防汛抗旱工作更加艰难,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频发的灾害,只有不断完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防灾体系,减少人民的损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