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虎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小容量注射液是医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别,如何在生产工艺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是确保小容量注射液产品品质,提高医药企业市场信誉度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容量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管理进行论述,旨在推动小容量注射液医药产品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的初始环节是原料质量管理和工艺用水质控管理。对生产原料,应做到生产供应商资质检验,原料生产品质检验报告及相关文件,查看生产原料的具体批号是否在有效期限内。在原料未使用前,应根据原料的理化性质进行妥善储存,避免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引起原料污染变质现象。在确保原料品质无误的情况下,采取双人审核的机制对原料称取数量进行严格把控。一旦在称量环节发现原料物理性状异常,应及时上报,必要时采取原料质量再检验。注射液的工艺用水在水质参数的要求上较为严格,具体的参数包括水的电导率、pH值、TOC值、水温以及水中微生物。工艺用水水质指标应进行实验检验,满足工艺用水要求方能使用。为了避免工艺用水微生物含量超标,应定期对制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1]。
西林瓶的清洁无菌情况对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在生产工艺中,工作人员应认真查看西林瓶的质检报告和实物,确保西林瓶的外观无破损情况,无杂物。西林瓶清洗时先使用循环水进行粗洗,然后采用注射用水进行精洗,接着采用洁净压缩空气吹扫西林瓶内外壁,最后对西林瓶的清洁度进行澄明度质量检验,当澄明度合乎工艺标准时方能使用。在西林瓶清洗过程中可采用超声清洗装置,工作人员应注意循环水、注射用水和洁净压缩空气的工艺指标,及时做好生产工艺记录。清洗完毕的西林瓶进入烘干工序,采用自动化隧道灭菌干燥装置进行烘干,注意观察烘干装置运行参数和实际情况,做好工艺记录。注射液配制环节的品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再次核对原料的名称、数量、批号、质量检验报告,核查无误后按照注射液的生产工艺配方进行配料。配制环节应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顺序进行,注意配制温度和搅拌时间的控制。配制结束后对配制液进行可见异物、pH值、细菌内毒素、有效成分含量等项目的实验检测,同时对配制液存放环境和时限做出规定,符合工艺生产的标准后方能进行后续工序[2]。
配制液需要经过过滤装置进行除菌,以实现注射液品质管控的目标。过滤装置中过滤材质的选择十分重要,采用化学惰性材质,与配制液不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过滤系统应严格密封,重点检查气泡点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在过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调整过滤压力和过滤时间,同时观察过滤液中是否有可见异物。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采用0.22μm,两道滤芯冗余过滤的方式,每天在过滤工序前进行过滤器和滤膜的完整性检测。严格按照过滤器的清洗、安装、灭菌等操作标准进行作业,保障过滤器循环使用次数不超过设计工艺标准。过滤后的灌装首先需要对灌注器、硅胶管以及针头等灌装用具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加塞情况进行检查。灌装过程中注意西林瓶的高度、针头与西林瓶是否对中,以避免灌装过程中出现药液溅出的现象。定期对灌装工序的药液装入量、气体压力以及灌装时间进行查看,确保上述工艺参数及指标合乎生产工艺标准的要求。
对于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注射药品的质量检验应按照标准的生物学方法进行检定。根据标准化生产工艺要求对注射液的活性进行测定、进行支原体试验以及无菌试验。生物学检定采用抽查的方法,抽查检定结果应包括检查总数量、不良品数量、合格率等内容,对生物学检定工序中抽查出的不良产品放在指定的区域,及时做好标记以备回收。合格的产品进入到包装环节,工作人员根据包装的指令领取注射液产品的包装材料,认真核对包装上的印刷字符(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包装上的信息与注射液生产工艺情况相吻合。最后对注射液产品的说明书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贴标签、卡盒和装箱[3]。
综上所述,在小容量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中,工艺质量管控工作尤为重要。为此,医药企业及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对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以更好地确保小容量注射液产品质量符合业内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