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提升,文化的传播发展已经进入了微时代。特别是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而且让人们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了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交流和传播信息。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学者托夫勒是最早提及并使用大数据(BigData)一词的。麦肯锡公司则最早明确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于是,大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渗透领域逐渐从计算机领域向各学科领域蔓延。刘建明认为,“大数据是巨量资料、浩瀚信息的另种称呼,包括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理论和大数据应用”;朱建平等则从统计学角度界定了大数据概念,“大数据是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超越经典统计思想研究范围、不借用网络无法用主流软件工具及技术进行单机分析的复杂数据的集合,大数据还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邹绍清则从大数据的语义学、历史标准和价值标准等角度分析了大数据的特征和作用[1]。
***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才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进行变革,首先必须要革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95后,甚至是00后。成长于科技发展时代下的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较强的表现欲望。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他们的思想困惑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化的视觉传播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不喜欢用文字去解释概念,不喜欢抽象化地解疑释惑,而是更倾向于用一些幽默、新潮、形象化的语言。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确保教学理论正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贴近大学生实际和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话语,让“高大上”的思政课理论更加具有吸引力。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入教育并引发深刻变革,已成为教师日常生活、工作、教学及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更加审慎思考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避免教育技术的异化。就如教育学家叶澜所说,如果信息技术是一个新武器的话,那么这个新武器在教育改革、教育创造中的价值取决于从事信息技术的人有没有一种新的教育观,原来的教育观要更新,不要以为运用了信息技术自然就是教育创新。事实上,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强大力量,可以革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范式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互补。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制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线课程,例如2014年3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国内最大的在线互动学堂——智慧树平台正式发布;2014年9月,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正式在“学堂在线”上线;2016年9月武汉大学4门思政课“慕课”正式开课[2]。
马克思曾提出“异化”这个概念,认为主体创造了客体,客体本应该是为主体服务的,但是反过来却又制约了主体。就拿手机的出现来讲,手机的出现本意是为了便捷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但是,人现在反而成为手机的奴隶,离开手机就会不知所措。特别是部分大学生,不仅在课外时间沉溺于网络,即使是在上课过程中,也会时不时地去关注微信、微博等是否有新消息,成为“低头一族”。这种情况在思政课中更是屡见不鲜。针对这种现象,有的学校曾规定不能将手机带入课堂,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还引发了大学生的抵触情绪。
“互联网 +”具有其独特性,把“互联网 +”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既有优势,又包含劣势,至于如何降低其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高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果不主动探索“互联网 +”与高校思政教学之间的关系,主动研究“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内存在的各种规律,就无法把“互联网 +”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无法让思政教育的知识内容得到充分的执行。对此,高校应该充分调动本校资源,集合互联网技术性人才与高校思政教师资源,设立专门的项目研究小组,由该小组充分探索“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规律性问题,进而为思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与支持。
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定互动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总结,突破量的积累,形成质的飞跃——工作重点要放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上,尽早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