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怡兴里的烟火气

时间:2024-04-23

胡展奋

最近我的餐桌惊喜连连,婆娘的好同学高小亚多次快递来的蛋糕,甜而不稠,油而不腻,香而不烈,入口松爽,下喉滋润,不由得连连叫好:“凯司令”嘛?!

“的确是‘凯司令真传”。婆娘说,是阿拉“怡兴里”的“特产”。

又是怡兴里!我知道怡兴里是天潼路、七浦路一带的著名弄堂,里面藏龙卧虎,特别老上海的文化积淀厚。但是要说高小亚烘焙的蛋糕也得益于怡兴里是否有点勉强?高小亚是婆娘小学连着中学的同学,她电话里告诉我,事情很简单,邻居某去南京西路的“凯司令”进修,学到了招牌点心——“白脱雪藏蛋糕”,她又跟邻居学,邻居间又相互传授,“白脱雪藏蛋糕”就成了怡兴里的“特产”。

受用着“凯司令”的招牌蛋糕,不禁感叹石库门的好处。

我们受用着“凯司令”的招牌蛋糕,不禁感叹石库门的好处,正是“七十二家房客”的“烟火气”推动了市井文化的传播,类似的“烟火气传播”,在如今新小区,还有多大几率呢。

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我们想到了怡兴里的粽子,那时候怡兴里几乎家家包粽子,最为出色的除了“老三家”就是徐慧敏家为代表的“新三家”,这徐家的粽子,无论花式还是口感,绝对不逊于“五芳斋”,婆娘电她,她说,我现在就可以包粽子!我们说,这个,有问题吧?因为现在新鲜粽叶尚未上市,老粽叶勿好吃,奈何?!我们只是说了玩的,怀旧罢了,别当真!

谁料,没几天她通知我们去拿粽子。我首先对肉粽下手,因为肉粽最见功夫,它发源于福建泉州,采用箬竹的叶子做粽叶,对米料与肉质都有讲究。慧敏的肉粽一入口就鲜香溢颊,肉酥米糯,不黏牙,不塞牙,她說怡兴里时代,老一辈包肉粽,推崇苏北黑毛猪肉,她现在则用爱森猪肉,肥糯得当。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这碧绿清香的粽叶,看看又不太像箬竹的叶子,哪来的?因为离端午节还早,菜场或超市根本还没有新鲜箬竹的踪影啊。

她故作神秘地笑笑,带我们走出一里多地,指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植物说,看!都是新鲜“粽叶”!哪里用得完啊!我们站在青山路,放眼都是无际的芦苇,慧敏当初也曾为粽叶焦虑,偶尔发现这大片的“宝贝”,上网查了一下,芦苇叶恰巧就是箬竹叶的最佳代用品,何不试试?一试,芦苇叶一旦挑得宽宽的,则无论柔韧度、牢度,还是久蒸久煮之后的清香程度,都不比正宗箬竹叶逊色。况且自古以来粽叶的类比极多,诗文记载,除了芦苇叶、箬竹叶等,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茭白、柊叶、槲树叶、楠竹叶、玉米叶、粽粑叶、竹笋壳等都可以包粽子,其中南方的柊叶竟然可以包出1市斤重的超级大粽子。最雅的是“荷叶粽”,荷叶性脆,包粽子难度很大,一旦包成了,那就是旧时皇帝老儿的贡品,除了馅儿美,荷叶的清香毫无悬念地压倒群芳。但事实上,最实惠的还是芦苇叶,江南的沼泽地,不少芦苇大冬天的还是碧绿生青,所以理论上,芦苇叶一年四季都能包粽子哎!

包粽子其实不止于满足口腹,它还是一种娱乐,一种文化传承,但转视当下,从80后到00后,大抵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难不成中国的粽子文化也要被别人拿去申请“世遗”?“小区里,只要肯学,我愿意教任何一个人。”她说,“现在已经有五六个80后对此有强烈兴趣,我当然愿意免费教她们……”

她那里是“佘北家园”。虽然有了“烟火气”,但离开怡兴里还很远很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