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4-04-25

王娟娟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培养着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教学,课程思政是学校教育本真的回归,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高校学生正处于道德水平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开展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育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相关知识,学习更多的体育技能,也能够从体育运动和体育知识中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帮助学生强健体体魄以及育人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因此从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理念中也可以看出,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体育教育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对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帮助,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学生的抗压能力、适应能力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中加入思政教育的优势分析

2.1 感染力强

体育比赛是世界参与国家最多活动之一,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无数次优异的成绩,在国际赛场上呈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团队精神,鼓舞着高校学子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成长成才。在学校的各类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积极参与全力参拼搏的状态、同学们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加油声,获胜后喜悦的笑声等热烈生动的氛围,都会激发大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也带动个人迸发积极向上、勇于奋斗的精神。

2.2 参与度广

按照体育课程指导纲要,高校的体育课程开设时间为2年,同时还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校外(社会、野外)活动、选修课等,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其参与人数多、活动项目多、影响时间长的优势,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持续发挥育人功能。

2.3 实践性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知识、身体的变化来来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体育课中不同的实践项目都蕴含着丰富富育人素材。如个人项目中大多学生不愿进行的女生800m和男生1000m,在反复练习中可以掌握运动技能,感受身体机能的提升,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在可变性较强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面对对手和球风的不断变化,为了取得胜利,基本功和临场的应变能力缺一不可,通过训练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智勇双全,因事而变,临危不乱,积极进取、勇于拼博的人文精神。在团体项目中需要每个成员遵守团队纪律、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学会沟通、相互理解,通过团队活动可以增强队员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提高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组织者的协调决策能力。比赛中还能起到自觉遵守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规则的职业操守。

3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

3.1 提高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认知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成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发挥出应有作用,必须从认识的层次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准确的认识。高校教育普遍以技能培养、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人生观树立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也要意识到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体育运动精神的培养能够转换为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高校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核心主体,更要从上至下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育作用认识的学习和领悟,才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2 完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想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有完善的考核机制作为保障,虽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提法和要求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大多数高校目前完全没有将“立德树人”的育人教学原则应用到日常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去,对于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处于“野蛮生长”的境地,造成此种现象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详细的考核制度作为基本依据。因此,高校要想体育与健康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并起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创建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将学生、教师全部纳入考核中,具体化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并配套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保障开展和落实,促进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及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机制制定出后,需要公平公正地严格开展与落实工作,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3.3 提升体育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是负面的形象,那么也很容易对学生起到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教师所呈现的是正面积极的形象,那么也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作用,有必要提升体育教师的道德素养,使体育教师能够展现出更加正面积极的形象。

3.4 多元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第一,要培育爱国情怀。新中国体育事业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是一部提高中国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正能量的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与凝练出具有中国气派的爱国主义。教师要把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涌现出的英雄集体、个人事迹、精彩场面等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程各个环节。如在排球教学中融入女排精神,在乒乓球教学中学习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队等,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爱国热情。第二,践行核心价值观。课上要求学生着装得体,用语得当、尊师爱友、互帮互助、动静相宜、拼搏进取,构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比赛中合理安排、遵守规则,公正裁决、友谊第一,体现公平公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3.5 引入传统项目,厚植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全面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入传统项目,对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传承中华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传统武术,以战胜敌人、保存自己为最终目的,以武德修养为最高境界。它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学习中国武术可以让学生内外兼修、崇礼,天人合一。武术的训练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统一配合,为达到效果,练习者要反复刻苦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动,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武术器械动作练习中,要达到身械合一,练习者来说首先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在练习中要集中注意力,心无杂念,勿伤他人。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在团体训练中,要求学生抱拳行礼,谦和礼貌、相互配合、互相尊重,可以提升学生文明修养,提高集体主主义观念,熔炼团队意识。让学生参与武术训练的前期场地准备和结束后的器材整理回收,可以保持井然有序、环境优美,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正确的劳动观等。传统文化的植入让体育与健康课富有了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充满了中国味。

3.6 强调纪律规则,树自律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堂实施、体育类活动和比赛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纪律约束下进行的。学生在课程中提升锻炼能力和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时适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规则和纪律意识。体育与健康课大多在室外进行,活动范围大,场地、器材、天气等都是变动因子,安全隐患多,教师在学生练习前强调的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有序活动、活动过程中的老师的同学的提醒都能有助于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观念。在教学比赛和分组练习中,裁判的执裁和老师同学们的舆论影响,都能让参与者约束自己的举止言行和动作规范,自觉建立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竞赛的活动中,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竞赛场上活动都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可以使学生明白竞赛对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圴等的,自己可以合理运用规则,认真对待比赛。还可以利用违反体育竞赛规则受到严重处罚的反面案例进行教育,如使用兴奋剂、消极比赛、黑哨、体育暴力等,从而自觉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另一条有效的实施路线,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谋求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面对当前时代背景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