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4-04-25

许迎娣

(徽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职业化的辅导员群体。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学生工作复杂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这更加考验辅导员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1 “专业化”含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化就是指作为辅导员应具备特定的技能与知识,而这些技能与知识能够支撑辅导员很好的完成相应的工作职责。辅导员专业化职业能力是辅导员能够稳定的立足于教师队伍里,并成为大学生引路人的关键所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就是辅导员能够专家化,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专家,职业规划指导者和引路人。职业化是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重点关注的是辅导员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好的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提高职业化水平的主要方法是对辅导员进行工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目标,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推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认证来考查辅导员职业素养。将职业认证引入到辅导员的任职考评与绩效考核过程中,以此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让职业资质成为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当前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仍然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专业化并未普及并且深度不够,与预期的情况仍有一定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高校中部分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心理上仍认为辅导员是为了谋求提拔的过渡岗位。以这种心理从事辅导员工作,会导致职业成就感减淡、价值感缺失,进而产生倦怠心理;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标准化的考核制度,这种情况会引起辅导员工作动力不足,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岗思转岗等诸多问题。

2 “职业能力”基本构成与存在的不足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内容就是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大概可以概括为四点:首先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这是确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最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敏感的把握教育方向,准确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就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接触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再次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一特质能够让辅导员遇事沉着冷静,妥善处理;最后是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素质,如果不具备这一点,面对朝气磅礴、思维活跃的新时代学生时,难免会显得捉襟见肘,学生也自然难以给予信任。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职业能力包括了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表达力、应急力、学习力等。领导力,就是指辅导员在为人处事时,所展现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来成功办理一件事的能力。组织力,即组织活动时能否很好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展现集体活力,赢得学生和领导尊重的一种能力。执行力,它代表着贯彻上级命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目标的实际操作能力。表达力,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辅导员会与领导和学生频繁接触,讲话的场合颇多,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难免会误传或错传一些关键信息,造成的后果便是办事效率低下,执行力跟不上。应急力,就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展现出来的从容面对的一种能力,对即将开展的活动或工作都有预案,并且清楚学生和学校基本情况,熟悉办事流程。最后,就是学习力,新时期要求辅导员要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拓展知识维度,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及时提高实践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充分展现个人职业能力。

从职业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的不足在于学生工作质量不高,与“人生导师”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管理班级和处理学生日常繁杂工作表现出本能的恐慌,主要集中体现在两点上:一是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二是岗位必备的综合素养不足。因此,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养与职业能力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3 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与专业化建设策略

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也不应该照搬照抄,而应该与时俱进,展现新时期的新活力,及时跟上时代向前推进的步伐,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高校应该认识到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紧迫性,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等各项工作部署,制定好相关的考核与激励政策,激励辅导员落实工作安排,明确工作范围,改善辅导员的周围环境,使其有更好的工作体验感,这也间接的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尊重人才规律,注重辅导员的过程培养

要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高校必须了解清楚辅导员队伍的具体状况,在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让每个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要关注到辅导员的个体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长期培养计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系统性培训集中专项教育,让辅导员队伍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

3.3 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优化日常工作考核

日常考核是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直接抓手,要想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逐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首先,高校在构建完善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过程中,需紧紧围绕其教育工作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危机意识及学生评价情况等内容,都纳入辅导员考察范围内,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考核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以此提高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水平。其次,高校还需重视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必须将它与职务晋升、奖惩等因素挂钩,激发辅导员内在工作动力。

总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能够保障高校辅导员工作不懈怠,高校需要重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从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考核机制、更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其工作能力,尽可能助力学生成长,尽可能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