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以高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时间:2024-04-25

石 琴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贵州 铜仁 565200)

1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建筑类课程的必要性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尽管建筑业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它仍然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也是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世界舞台的引领者。2020年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一是多样性与专业化发展。因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建筑物不胜枚举。“房地产”业不再是香饽饽,逐步迈向基础设施建设,国内迈向国外,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迈向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从发达城市走向欠发达地区,从工业发展迈向“大生态”,建筑业正在不断向多行业,多领域,多元化发展促进专业化发展。二是新技术将渗透到建筑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持续渗透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BIM、 GIS、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将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三是劳动和生产关系的改变。现在中国劳动力的老龄化,人力低成本已不复返,所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先进技术成为未来建筑业必要条件。除以上三方面以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新型材料的开发,建立信用关系、绿色建筑等方面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及高职教育由于扩招带来的发展难免让人担忧。高职院校主要以重视技能人才,而对工程职业伦理的培养力度不够。这将导致我们培养的建筑工程从业者社会伦理及职业道德缺失,一旦违背自然和自然规律,必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对高职建筑类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建筑类专业课程要融入工程伦理等课程思政元素以培养具有社会伦理及职业道德高尚的建筑工程从业者。

2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

高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建筑类高职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投影的基本概念;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建立;点、线、面、体的三面正投影的原理和表达方法;利用二维平面图形解决三维空间问题的图解方法;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分析能力、制图与识图能力。《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思政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完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和课程目标中一定要对课程思政元素的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中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图。在课程考核方法中引入思政元素考核机制。如下表所示。

注重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院系及校园内设置专题展览栏目,每一次对同学们完成较好的作品放到展览栏里,供学生学习,并给予表现好的同学一定奖励。在二级学院官网上也开通作品展专项栏目,设置点击频率,有力的促进同学们完成作业的质量。

2.2 引入实际视频案例

在上完每一章节内容的同时,可以引进相应的视频案例。比如:“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立。从设计至竣工简短的时间及技术人文,可以分析出“团队意识强”、”施工组织合理”、“忘我的爱国主义情怀”、“工程伦理素养”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融入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2.3 优化教学设计

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前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思政状态,避免突兀感。可以发问开始,构成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要突出。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注重理实一体、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需理论知识点条理清晰,教学过程设计理论和实操过程中渗透思政元素。在任务驱动过程中注重学生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布置课程任务的同时紧密结合本讲的重要知识点,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2.4 重视课程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建筑业从业者必备的知识素养。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体现。所以,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一是“以老带新”的技能大赛学生团队的培养。如:大二学生带大一学生团体技能大赛。二是课后作业的体现。如:建筑施工图中A同学画建筑平面图,B同学画立面,C同学画剖面,再互换。三是项目式教学为抓手,小组分工式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如:A负责建筑图,B负责结构图,C负责详图的设计等。三是结合课程难点展开讨论。以小组形式,提出观点,并且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汇报。

表1 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对应表

2.5 引入信息化技术教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成为必然。应用于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学习通、钉钉等。引入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需要老师具有较强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和运用资源教学的能力。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理论上的教学可应用多媒体、学习通等方式教学,多媒体动画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用sketchup、3Dmax和ps技术制作相应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创建更好的三维空间。课堂上完成相应理论知识后,对实操部分尤其是尺规作图部分可进行微课拍摄的形式指导,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2.6 提升要求引入规范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建筑大类的专业基础课,而工程图是建筑大类学科的一门语言,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通过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二是通过学习建筑制图最新标准,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三是通过图解、图示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细致、耐心的工程人员素质和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

2.7 工地实践,认识规范

针对高职一年级的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有具体的课程安排教师分批次带学生去工地(学校附近),在进现场前,教师先制作相应表,主要体现学生工地现场所看、所思、所疑、所感等问题。结合《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在现场主要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要求学生把建筑相关构造做法拍成照片,找出相关风险、安全与责任,并指出修正方案。

3 工程职业伦理在课程思政中的体现

在高职教育中,我们主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建筑大类专业中,我们的初级目标是“员”。如:工程造价专业对应“造价员”;工程监理专业对应“监理员”;工程测量专业中对应“测量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施工员”等。在这样层次的培养目标下,我们的学生要具有怎样的工程职业伦理呢?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工程及伦理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各类员”责任的相关范畴有初步认识,并举出反例,一旦达不到相应标准后果不堪设想;二是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初步明确相关专业在职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准确认知工程职业活动中的与专业相关伦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工程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