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民办学校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如下: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四维度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仅有情绪理解和情绪利用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
1 引言
“情绪智力”一词,由心理学家萨洛维和迈耶于1900年首次提出[1],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由情绪知觉、情绪调控、情绪理解和情绪运用能力组成的。“也就是说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2],它影响着人们的人际关系[3]、应对方式等[4]。应对又称应付,“是应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课题”[5],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情景和挫折情况时,为保障自身身心平衡采取习惯化的认知和行为对其进行的反应模式。以往研究多将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作用机制,探讨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本研究注重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一步补充实证证据,提出相应的积极构思。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河南省某民办学校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42人,大二学生48人,大三学生50人,大四学生50人。一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0份,回收率95%。
2.2 研究工具
1)情绪智力量表(EIS)。该量表是斯科特在沙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的基础上编制的,国内学者王才康翻译修订了中文版本。量表总共有33道题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一般用于测量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四个方面的能力,得分数越高,说明其情绪智力水平越高。
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张育昆等人于1995年编制了该量表,问卷内容分为积极和消极应对两部分,一共有20个条目。前12个题目构成积极应对维度分,着重反映个体积极应对的特点,后8题目构成消极应对维度,着重反映个体消极应对的特点。根据个体在两个维度上得分来判断其应对方式的倾向性。
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对情绪智力及其四维度和应对方式两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情绪智力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而仅有情绪利用和情绪理解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
3.2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在上述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情绪智力及四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中,四个维度对积极和应对方式的整体解释率为31.8%、13.4%,即情绪智力对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但仅有情绪利用对因变量的回归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对积极和消极应对的贡献率为0.019、0.04,说明预测变量和因变量属于正相关,分别解释积极应对方式1.9%的变异,解释积极应对方式4%的变异。
4 讨论
4.1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情绪智力低的人,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倾向于积极应对。以往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这可能是因为高情绪智力者能及时察觉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变化,积极地应对因事件引起的心理不适,帮助自己或他人恢复心理平衡状态,而低情绪智力者往往陷入情绪漩涡无法自拔,多采取消极的方式面对问题。
4.2 大學生情绪智力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对应对方式具有预测效应,情绪智力主要通过情绪利用维度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产生影响。情绪利用水平低的个体,掌控情绪的能力低,进而影响其应对方式;而情绪利用水平高的个体能根据情绪的特性,更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这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情绪敏锐的人更能够合理利用情绪来应对问题。
5 研究结论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情绪智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测其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
6 建议
本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密切的关联,情绪智力会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因此,学校作为后天环境中的一环,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情绪智力、应对方式教育,使得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情绪感知和情绪调控能力,更好地利用情绪智力识别和利用情绪,能够积极主动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挫折和困境,从而促进和谐人际关系和自身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Leuner,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A psychodynamic st- udy on women[J]. Praxiser kinderpsychologie und kinderpsychiatrie,1966,15(6):196-203.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77-488.
[3]张玉雪.大学生情绪智力、心理韧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5(11):48-53.
[4]王静.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5]胡邱.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56(8):9-12.
作者简介
张玉(1995-),女,河南信阳人,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