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多元需求谈书画展览的内容和模式

时间:2024-04-25

苏乃仲

摘 要:在近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民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开始逐步得到满足,大部分社会民众都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目前很多社会民众都开始关注书画展览,这也要求地方美术馆能够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意识,考虑到不同民众的多元需求,合理布设书画展览的内容与模式。本文先阐述了书画展览多元需求的基本现状,接着立足于多元需求的背景分析了书画展览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多元需求下書画展览内容与模式的改善对策,给我国各个美术馆策划开展书画展览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多元需求;书画展览;展览内容;展览模式

1 书画展览多元需求的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书画展览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参加书画展览的很多社会民众都有着多元文化需求,这里也通过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第一,猎奇需求。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战略已经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但是我国社会民众的本科率依然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也使得参与书画展览活动的社会民众自身文化素养并不算太高。他们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文化造诣,无法评判书画作品的好坏以及艺术内涵。这类群体参与书画展览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猎奇需求[1]。第二,开拓视野。在参与书画展览活动的群体中,有一个部分社会民众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对于书画艺术的了解程度不高。这类群体的学历水平比较高,可以初步欣赏书画艺术之美,但要让他们完整发表自己对书画艺术内涵的认知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些群体参与书画展览主要目的就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感受艺术氛围,接受书画艺术的熏陶。第三,艺术感知。在参与书画展览活动的群体中,还有部分社会民众的艺术造诣比较高,对于书画艺术的了解程度也比较深。这类群体参与书画展览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一般都比较强,在参与书画展览之前就已经有了确定的目标。如果书画展览活动中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作品或者喜爱的艺术家作品,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不会前往书画展览活动。

2 多元需求下书画展览存在的问题

2.1 书画展览内容存在的问题

1)书画主题跟大众关注点出现背离。美术馆开展的书画展览面对对象为社会大众,因此书画展览的主题设定也应该跟大众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结合当前我国多数美术馆开展的书画展览活动现状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目前很多美术馆在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都比较重视展示各个书画艺术作品的特色,以及书画作者的个人信息等。但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由于他们的艺术造诣水平不足,很多社会民众都比较关注书画作品背后的故事、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等,同时也比较喜欢那些贴近自己生活信息的书画作品。但美术馆在选择书画作品以及后续呈现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关注这些大众关注点,最终导致书画展览活动很难起到提高区域社会民众精神文化素养的目的。

2)书画作品内容让观众难以理解。通过前文分析社会大众的多元需求也可以知道,很多社会民众的艺术文化造诣水平并不算高。这种情况也使得社会民众在参与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很难充分理解书画作品的艺术内涵[2]。而美术馆来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针对书画艺术作品的解读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民众自身的艺术造诣。当前多数关于书画作品的解读内容都比较少,同时现存的艺术解读与阐述也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很难让普通观众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美术馆认为艺术解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应该秉承“让作品说话”的理念来传播书画艺术作品。这种理念虽然比较科学,但关键在于很多参展民众的艺术造诣非常低,很难感知到作品本身展现的艺术内涵,需要在后续时间里充分引起重视。

2.2 书画展览模式存在的问题

书画作品的艺术展示效果跟周围空间与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如果能够结合适合作品艺术意蕴的场景,就可以显著提高参展者对于书画艺术作品的认知成效。但结合当前美术馆开展的书画展览活动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书画艺术作品的展览都会放置在普通空间中,使得艺术观赏失去了合适意境作为支撑。不仅如此,部分美术馆的书画展览作品摆放也存在一定混乱性,各个作品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些情况都说明了美术馆开展的书画展览活动在具体模式上还存在比较显著的欠缺,很难给参展者有效感知书画艺术作品提供较好的正面支撑。

3 多元需求下书画展览的改善对策

3.1 书画展览内容的改善对策

1)尽可能选择贴近观众的书画主题。在美术馆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社会民众对于书画艺术的兴趣点,以及社会大众的书画文化造诣,选择与社会大众最为契合的书画主题,使得书画展览活动能够对普通社会民众带来较好的吸引力。由于我国社会大众的书画艺术造诣并不算太高,因此在选择书画主题的时候,美术馆应该考虑使用那些耳熟能详的艺术主题,或者具有较强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比如兰亭书法、四君子书画等。在这之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书画展览主题会受到更多的欢迎,比如苏州举办的“衡山仰止、吴门画派”展览活动,就具有较为显著的苏州地域文化特色,契合了地区社会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需求,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区域社会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

2)选择观众容易理解的书画作品。美术馆在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也应该选择社会民众更容易理解书画作品,同时还要充分关注自身对于书画作品的解释。由于社会大众的书画艺术造诣普遍不高,因此针对书画作品的解释应该通俗易懂,可以达到辅助社会大众理解书画艺术的目的。一方面,美术馆可以使用风格分析法来进行书画艺术的解读。在具体进行艺术解读的时候,可以分析书画作品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最好引入同类书画作品的对比分析,使得社会大众可以直观看到书画作品艺术的特殊性,并通过同类作品对比来感知书画作品的艺术内涵[3]。另一方面,美术馆也可以考虑引入图像学来进行艺术解读。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书画作品的艺术解读需要充分关注书画作品中的图像构图,并解读这些图像蕴含的文化元素,帮助社会大众理解书画作品的背景故事以及创作时代的文化内涵。

3.2 书画展览模式的改善对策

在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美术馆应该能够构建最合适的书画意境。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也应该能够秉承多种书画作品组合展览策略,这里也介绍几种常用的意境搭建方式。第一,组合展览模式。即美术馆将那些艺术风格相同的书画作品放在一起,最终形成相近的艺术意境,便于参展者了解书画艺术的内涵。第二,对比展示。即美术馆将同个题材但表现手法不同的书画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展示,营造一个外部统一、内部冲突的书画意境,使得参展者可以直观感知书画艺术内涵。第三,语境模式。即美术馆通过分析作品的逻辑关系,按照固定顺序摆放展品,形成一个文化语境。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那些系列书画作品。

4 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会变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美术馆也应该积极顺应社会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在开展书画展览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能够充分关注社会民众的多元需求,提高书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在选择书画展览形式的时候,美术馆也应该积极融入各类新型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社会民众在书画展览活动中的体验性。这样以后,我国书画展览活动就可以满足各个社会民众的多元需求,持续满足社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较为显著的战略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洁,杨艺.苏州博物馆学术型书画展览的剖析与探讨[J].东南文化,2020(02):174-180.

[2]郭海艳.博物馆书画展览与观众视角的互动思考——以书画展览的“冷门”现象来谈[J].博物馆研究,2019(04):30-35.

[3]冯春术.潘天寿书画艺术的传播——以其出版与展览为例[J].艺术教育,2018(23):136-138.

[4]郑霞,秦靖尧,贾梅.博物馆书画类展览的拓展式教育探究[J].文博,2016(06):92-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