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时间:2024-04-25

程帅

摘 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类型,直接影响着社会进程。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负面干扰,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自然界中,水环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的空间环境。水资源保障了动植物的生存,直接影响着建设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维持和稳定水环境的平衡,确保水环境的整体质量。由于经济建设的加快,水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人们的正常使用,对于社会进程也造成了阻碍,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质量刻不容缓。必须详细分析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现有的手段和资源,制定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构建出稳定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1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1.1 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资源遭到破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体到以下几点:第一、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增多,造成了气候变暖的现象,水资源蒸发加快,损失了较多的水量,循环性大大降低,同时,极端天气出现,区域环境变化无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环境。第二、水文状况的影响。水文状况在同一流域会影响水环境质量,可能出现夏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果流域周边的矿物质较多,矿化现象将伴随着水环境而存在,流域中水环境的质量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第三、水土流失的影响。半干旱区域的植被的覆盖率较低,如果遇上降水量较多的天气,泥沙被大量带走,污染了水环境,破坏了区域内的水资源平衡。

1.2 人为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人为因素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质污染。经济建设迎来了农业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的污水里存在较多的化学剂等有害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破坏生态环境。由于意识和措施的不到位,或者效果回报周期长,未能实现水污染的有效解决。第二、地下水的大量开采。由于表层水质逐步恶化,于是迅速开采深层纯净水,地面沉降、井水干枯、地下水沉降等问题随之产生,这导致水环境失衡,最终破坏水环境的质量。第三、日常行为。相比以往,现代人使用水越来越便利,因此在思想上忽视了水资源的保护,或者做出一些破坏水环境的事情,浪费了水资源等,这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目前,水资源浪费、水质污染等问题在生活和生产中普遍存在,都存在严重的,影响着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必须注重从各个方面出发,从思想、制度、行动等方面入手,有效利用水资源,下面详细探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1 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详细调查和分析流域的实际情况,对水资源的相关参数进行掌握,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针对性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使水资源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用途。可以利用GIS技术,调研出流域水资源的具体分布,包括位置、流量、深浅等信息,划分出水资源保护区,实行针对性的保护,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与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相结合,拓展GIS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合理规划水资源,增强其科学性与直观性,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能够更加完善的保护水生态环境。基于整体的保护目标,将保护工作细化,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使用水循环系统,重复利用生活和生产用水,全面处理工厂废水,有效去除污染物,净化卫生用水和灌溉用水等,将水资源运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通过合适的措施,有效回收利用水资源,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保护水生态环境。

2.2 重视对水质的分析

在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必须依据整体情况,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全面分析水质的基础上,为水资源环境保护奠定基础。GIS技术在水质分析中应用的较多,能够探测出不同阶段水文的对应参数,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采集,经过全面整合,制定出合理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理想的保护效果。另外,应详细监测与分析流于中所有植被,对区域的荒漠化程度进行计算,针对滑坡、水土流失等问题,确地植被的合理覆盖面积,实现绿色化与可持续化发展。经过全面化的分析,增加植被数量与面积,能够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改善,地下吸纳的降水更多,实现水资源内部的良好循环。如果水生态环境问题是气候变化而引发的,应秉持低碳环保的原则,调整生产与排放之间的关系,控制温室气体,实现大气环境与水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应监测保护的效果,将水质分析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使保护措施更加全面高效,落实保护措施,真正实现保护的良好效果。

2.3 科学进行污染治理

结合水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找出污染源头,分析污染类型,掌握地区实际情况,合理治理污染问题,可以适当加大保护力度,剔除掉不合理措施,对治理方法进行筛选,最终使用最科学有效的保护手段。根深入研究和分析污水排放技术,细致化过滤污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对工厂生产、企业排放等进行约束,从而减少污水的数量,清洁水生态环境。对于农业灌溉,可以全面普及滴灌技术,不仅节约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实现既定的农业灌溉目标,保证农业生产。同时,应强化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地下水中有害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水资源的洁净性。相关部门不仅要控制生产企业,还要联合农业部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树立符合实际需求的保护思想,制定出合理化的措施。另外,提高群众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从点滴做起保护水资源,减少生产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奠基。

2.4 建立管理、技术与监测指标体系

可以对水功能区进行划定,掌握入河排污口的登记和审批工作,建立对应的监管制度,将纳污控制作为重点,强化对水环境区域的综合管理。对于地下水,也可以进行细致划分,结合现有的城市饮用水源地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用水保护制度等,增加更多的细节内容,完善水资源质量监测体制,重视对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保护。同时,可以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取水用水和排放污水的补偿制度等,逐步改造城区雨洪分流管网,建设增源补水工程,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另外,通过建立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掌握,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得出关键性数据信息,为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污水治理、水功能区划分、城市河湖整治等奠定提供准确资料,增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进步的背景下,水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可能是自然原因,也可能是人为原因,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应做好节水工作,详细分析水质,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环保意识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科学治理水环境,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優化治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兆明,张媛.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79.

[2]彭福利,朱莉莉,李健军.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研究进展及业务发展思路[J].中国环境监测,2019(01):1-9.

[3]贾永锋,姜永海,席北斗.提升地表地下水协同管理能力,促进水环境质量系统改善[J].环境经济,2018(24):52-5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