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逐渐兴起,为丰富和完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对基于MOOC平台在教室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讨论了该模式对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写作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课题“高职教育+互联网背景下公共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GGJCKT57)。
1 引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代,各类“互联网+”模式更是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而“互联网+”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体现,则是MOOC(慕课)的出现。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老师为主体的输出教授模式,学生为被动输入接受模式;MOOC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对学习自觉性、学习硬件有一定要求,且存在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有效监督不够,准确评价不准的问题。而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对于基础公共课中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思考。
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应用文源起殷商时期,“卜辞”被认为是最早的应用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种类和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信息飞速发达的现代,载体或媒介在不断变化,但应用文的内涵和作用对各行各业依旧不可替代。因此,应用文写作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专业。通过应用型技能教育,使学生能根据公务需要,写作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格式规范的应用文(公文、事务文书、学业文书、职业文书),提升其核心能力,使之具有更广阔的职场发展空间。
《高职应用文写作》文种种类多,内容涵盖广,技能性强,除了需要了解文种知识本身的重难点之外,对行业知识、政策法规也需要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职业场景开展写作实践,再对比修改,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方法。但目前本门课程存在内容多、学分低、课时少等现象。如若想要为学生在基本文种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相关文种、岗位、行业知识,必定挤占学生动手操练的时间。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只得通过单一的授课方式,重点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此种情况下,学生接受操练和老师指导的机会有限,课后便出现了很多学生文种要素缺失、结构混淆以及所学知识无法迁移的问题。
3 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兴起,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讲授课堂模式,在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
慕课MOOC的出现为强调实操过手的应用文写作带来了转机。自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以来,“爱课程”、“智慧职教”、“智慧树”等国家级优质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平台相继出现,为支持应用文写作教改提供了可能。但是,如若只是单纯的搞一刀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可能会因为学生自觉性、学习设备、网络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收效不能达到预期。
因此,本文所探索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分为:教师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教师组织学生线下学习、教师发布操练题目,学生操练过手,教师单独指导。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
首先,教师提前发布教学内容和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室通过在线课程集中学习当堂课的文种知识;在线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对重难点进行梳理、补充、拓展相关知识;教师设置职业情景、发布操练题目;学生根据题目需要分组或单独操练过手;教师单独指导;请学生代表上讲台交流分享写作成果,教师点评。
在课堂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规避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劣势,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方面教师提前发布教学内容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有效的解决传统课堂授课中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出现学生因为种种限制因素而影响自学效果的现象,能将更多时间留给教师面对面答疑和当面指导,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4 结语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随着内容多,实践性强、课时少等问题给任课教师带来了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专业”。应用文写作知识覆盖面广,强调写作训练,在本门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有效利用课堂授课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不是去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不是去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在学习心理学上对学习内容的分类是确定的,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千变万化,而不同类型的学习是存在科学规律的,对这些类型内容的教学也是存在规律的,同样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教无定法”,所谓的“教无定法”只是表面形式上的问题,各种教学法在基本的逻辑上是非常确定的。当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优化的处理,因为我们可能不一定具备开展最佳教学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总之一句话,我们应该努力依据学习和教学的规律去实现提升学生学习深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媛媛,艾贤明.MOOC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 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1):80-81.
[2]裴小琴,夏春明,杜龙兵.MOOC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体 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5(11):96-98.
[3]黄震,徐涛.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J].计算机时 代,2016(2):99-101.
作者简介
张然(1986-),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文学硕士,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主要从事新闻学方向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