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姚民强
摘 要:高职院校对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是历史的重托和使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贫困地区进行帮扶的实践基础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求存于少数民族文化、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发力于优势优质专业和借力于技术技能培训,担当乡村振兴的责任。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校企合作
1 高职院校对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认识
1)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由之路。当农村人口全面脱贫时,我国农村消费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以此拉动我国内需,刺激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教育必然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类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与社会经济、社会产业产生最直接、最密切关系的则是职业教育,这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为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培育技术人才,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高职院校办学的初心和使命。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扎根于黔东南猫族侗族自治州这块集聚少数民族特色的土地上,其办学的初心和使命必然是要为当地群众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甚至助力黔东南地区的科技创新服务技创与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帮扶、技术人才输送、支援贫困地区的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承与挖掘等方式推进黔东南贫困地区进行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地方产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办学模式的内在要求。這不仅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履行办学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
3)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之需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就在于促进贫困地区的振兴。技术、人才、资金的短缺,发展理念的落后,缺乏金融和市场的全面普及,是贫困地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贫困地区的振兴需要高职院校的技术转化、职业技能、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平台等资源。要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和振兴,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深度参与,这体现出高职院校是推进贫困地区进行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 高职院校对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实践
1)培育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政策,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招录,充分借助与多家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优势,从中遴选出经济实力强盛的企业接收优秀贫困学生进行实习,从而促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改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满足合作企业对技能技术人才的要求,学校探索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精准扶贫”的贫困学生订单式输送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实训要求和技术资格等,并采用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实习和订单式就业等合作方式,共同为就读的贫困学生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学校还鼓励掌握技术技能的贫困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并对返乡创业的贫困学生给予资金、技术、咨询等方面支持和帮助。
2)以民族文化促进地方产业脱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的3个贫困村,位于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天柱县拥有着独具特色的苗侗文化,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称为“高原黄金城”和“重金石之乡”。在对贫困村进行帮扶时,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帮助帮寨村村民种植民族特色的杉树,增加他们的收入,在座寨村修建一个大型篮球场,座寨村以此邀请县内知名企业的篮球队伍前来比赛交流,打造特色的旅游文化,增加了座寨村村民的收入;其中,杉树种植产业辐射带动50多户农户就业脱贫,座寨村的旅游将带动350户农户致富。
3)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产业。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扶贫小组对帮扶地区进行走访和研究之后,发现帮扶地区土地稀少,不适合种植粮食;但却拥有气候优势,天柱县位于贵州和湖南的交接处,这里气候湿润,降雨量大,气温高,所以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桐油果,扶贫小组立即组织村民组建桐油生产工厂,由于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很适合生产蜂蜜,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学校对高酿镇马鞍村进行资金帮扶,建设糖蜂养殖基地。根据土壤采样及含硒量检测,发现有3个定点帮扶村的种植用地属于富硒土壤。在对各村农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实行引企入村、校企共扶、校村企联动,帮助这些富硒贫困村培育形成富硒大米、富硒百香果等系列富硒种植业,为了能给这些贫困村打开销路,学校食堂对他们的富硒农产品直接采购,学校也发动广大师生的力量,链接外界,打响他们的产品品牌,拓宽产品销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贫困地区种植产业培育遇到的资金、技术、销售和市场等问题,而且还带动发展了林下养鸡、肉牛养殖等农村养殖产业,探索出“高职院校++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企业订单式农业与养殖业帮扶模式。
3 高职院校对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思考
1)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应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国家为了支持贵州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贵州的全覆盖,同时给予红色革命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许多脱贫、振兴与开放的政策倾斜。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从贵州省政府到各市、州、县的地方政府都出台与自己地方实际情况相贴合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处于多战略多政策叠加的发展环境,不仅要善于结合所服务的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也要根据地方的实际需求灵活有效地运用国家和地方政策。
2)以贫困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带动产业发展。黔东南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如苗侗文化、酸汤文化、斗牛文化等,这里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一条科学且快捷的道路。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实践中,我们看到,要用产业挖掘与开发的视角,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挖掘扶贫产业的新要素新品牌,有意识地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民间文化等资源互融互通,开发扶贫产业的新品质新内涵。
3)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以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天然优势,也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鲜明特色。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帮助地方贫困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产业发展急需的市场、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关键要素。一方面,要充分调研和掌握帮扶地方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弱点、潜力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遴选可能开展产业帮扶与开发的校企合作企业,并通过整合高职院校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和合作企业的市场与资金优势,引导和支持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地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企合作企业发展、转型与升级的研究,根据帮扶贫困地区的实际,引导和支持地方贫困地区承接一些合作企业的产业转移业务,如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种植、标准化仓储等,致力把地方贫困地区建设成为支撑重点合作企业快速发展的后方基地和业务拓展场域。
参考文献
[1]谢治菊.共同体视域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行动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4):16-24.
[2]胡刚,郑全安.贵州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机制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
[3]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N].贵州日报,2019-12-26(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