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朱科科 王芳
摘 要: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开展教学活动及组织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肩负着教学与实践的双重任务,换而言之实验室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即便高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管理水平日趋成熟,但是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直接或间接影响总体教学效果。本文以高校实验室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可行应用要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系;高校实验室管理;可行性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地点及实训平台,往往肩负着高校教师及博硕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职责。受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的影响,各类层次学生人数渐渐增多,不同程度上扩大实验室规模,无论是护理或药学实验实训项目或相关设备仪器材料,其购买数量及准入要求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实验室规模及材料种类数量的快速增加,明显加剧更多的潜在风险,产生一系列环境及安全方面问题。如何立足于环境管理角度妥善处理实验室潜在风险,提高其安全防护等级,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鉴于此,本文针对环境管理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可行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分析
1.1 总体规模较小
以往长时间内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成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一旦高校管理方忽略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则可能造成实验室面积过小,导致各种仪器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无法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即便高校教学水平日趋成熟,对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面积过小的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大大增加其管理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反而阻碍实验室规模建设,影响学生总体教学效果。同时,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往往划分为高校教研室进行管理,管理期间极易出现自成体系或随意建设的问题,大大增加实验室总体数量,减少其经费投入。
1.2 管理体系不全
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中轻实践教学及重理论教学的问题相对突出,而深受此观念的影响,高等院校往往以课程设置结构为依托设立相应的护理或药学实验室,造成其实验室管理体系局限于教研室管理体系的问题,导致实验室完全依赖理论教学。直至知识经济时代来临,逐渐暴露出传统管理体系的不足及弊端,例如:不利于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及不同院系间实验室功能过于相似等,反而严重浪费实验室资源。同时,部分高等院校尚未设置专门的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管理机构,倾向于交由其他行政部门肩负起管理工作职责,大大增加其管理工作混乱及不协调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1.3 队伍建设不足
部分高等院校管理者错误认为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仅仅属于教学辅助人员,完全忽略建设专业化技术人才团队,直接影响总体教学成果。经大量调查及实践发现,高等院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内技术人才队伍中缺乏高职称及高学历人才,一旦高校管理方忽略培训实验室专业技术人才或不鼓励其专业进修则影响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总体业务水平,难以跟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极个别高等院校尚未引进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内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调动其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2 环境管理体系的概述
环境管理体系(英文简称EMS)指以ISO4001标准为基础的全球范围内先进管理体系,其管理目标为利用组织日常规范环境管理手段减轻环境污染及保护环境,是不可回避的承诺及应尽义务。同时,环境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及17个二级要素共同构成。其中,一级要素包括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实施与运行措施、规划及环境方针;二级要素包括应急准备及响应、运行控制、文件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信息交流、培训意识及能力、机构与职责等。由此可见,环境管理体系以行动、检查、实施及策划等模块为依托予以循环运行,而17个耳机要素分属于各个工作环节。
3 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用环境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3.1 拓宽适用范围
环境管理体系历经多年演变发展,其管理流程趋向健全完善,促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不同程度上拓展其适用范围。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中特定的管理方法仅仅适用于排污量大的企业,排污量较小的企业无法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难以推动其长远发展,而应用环境管理体系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适用于各种污染量组织。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的排污量渐渐增多,严重威胁教学双方生命健康安全,与党的十八大中高校环境管理全新要求相违背。由此可见,相关高校注重保护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周围自然环境,消除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 符合管理要求
高等院校不止是教学体系中最高等学府,更是开展教学活动及组织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高校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培养学生全方位法律意识为前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求及工作目标,不得隨意放宽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的管理标准,消除引发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风险因素,为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受近几年来高等院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强化其实验室监控力度,促使实验室管理与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成为不可阻挡的主流趋势。
3.3 验证实践作用
即便我国高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管理水平日趋成熟,但是其管理流程往往系统性严重不足,存在出现管理工作过于杂乱无章问题的可能性,甚至缺乏具体支持文件,造成管理人员丢失原有工作重点或无视突发状况的现象,反而阻碍实验室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环境管理体系无法脱离具体文件的支持。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能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客观上要求相关高等院校以明确二级因素为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实验室管理工作目标及政策方针,不得忽略影响实验室管理的各种环境因素,明确划分其自身工作方向。
3.4 规范管理流程
实验室管理与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不止能纳入多个部门,更能实现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的目标,并且环境管理体系的4个模式及2级因素能明确划分各个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完全杜绝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可能性,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以根源为切入点排除各方面不利因素。同时,我国环境保护单位相继出台与危险化学药品相关的管理条款,以高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中可能出现的违规操作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但是上述管理条款仅仅是环境管理工作任务的冰山一角,无法全面体现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护理或药学实验室引进环境管理体系时尽量全方位考察其具体内容,体现于管理工作之中。
4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形势下社会大众所秉持的应有态度,尤其是肩负着引领社会职责的高等院校,必须走在环境保护队伍的前列。因此,相关高等院校将实验室视为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的产生主体,尤其是护理或药学实验室,搭建完整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侧重于解决日益严峻的实验室环境污染及安全方面问题,为高等院校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科.过程信息化管理在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258-259.
[2]金雪明,蒋芸.高校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02):90-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