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邹楠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基础课程中的重难点科目,“一书一粉笔,一人一黑板”是十分典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新媒体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这一传统模式,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课件”的转变,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本文将以《认识周长》一课为例,论述新媒体新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认识周长
1 课例简介
在《认识周长》这一课例中,我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把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手机投屏互动等技术应用到课堂上。通过技术的充分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周长的认识,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课例进行简介。
1.1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开课前,播放运动会的音频,营造运动会的气氛。老师介绍两只兔子准备参加赛跑比赛,接着插入选手白兔和黑兔的介绍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面学生观看了黑兔、白兔在环形跑道上赛跑的场面,最后我宣布小白获得了冠军,结果引发学生的争论,部分学生认为这个比赛是公平的,部分学生认为白兔跑的内圈,黑兔跑的外圈,所以比赛不公平。借此分歧,引入本节课课题——认识周长。
1.2 联系生活,感受周长
在本环节,首先利用手机传屏将老师手机里的“宝贝”——一张班级合照传到平板上,学生对此感到惊喜和兴趣。接着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提出让孩子到白板给照片装饰一下。学生上台利用纹理笔围照片一周,学生讲明是怎样围的,顺势介绍出照片的周长。第二个例子引入秋天的落叶,让学生仿照着照片的周长来围树叶的周长。教学完使用抠图制作出一片被虫子咬坏的树叶,接着问这片树叶有周长吗?进行变式,让学生深入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在学生感知了周长后,我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寻找周长,并拍照记录,上传到白板上,让学生感知周长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这部分的练习中,我录制了三个学生围着羽毛球场跑步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周长在身边事情的应用。通过三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1.3 自主学习,测量周长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互学、展学来实施,给孩子们提供直线型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曲线型:圆形以及不规则图形胡萝卜形的学具,提供工具:直尺、软尺、毛线,让孩子们探究怎样测量这些学具的周长。在展学环节,学生在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利用白板的直尺工具测量,在测量圆形和胡萝卜形时,学生采取用毛线围一周的方法,然后拉直测量毛线的长度,引入“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同时我用手机给孩子进行直播,让学生看得更清晰。在补充时,其他学生还提到了“绕、滚”的方法。最后教師总结测量周长时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的选用合适的方法。
1.4 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在本环节,回到白兔和黑兔的比赛现场,让学生谈感受:现在你认为比赛还公平吗?让学生自主谈感受,说明理由。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这场比赛的裁判,你会怎样制定规则?接着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播放微课:国际田径比赛中的起跑规则。最后在本节课的末尾,播放奥运会200米赛跑的决赛视频,让学生感知周长在体育比赛中的运用,做到数学学科与体育学科的融合、迁移。
2 启发和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则是本课的难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不仅让抽象的几何概念具象化、情景化,而且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融合一定是恰如其分、锦上添花。如何不滥用技术,真正让技术去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是我们必须是解决和反省的关键性问题。以下是我在新媒体新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得到的一点启发和反思。
2.1 促进了课堂教学空间的延伸,让学生课堂学习情境生活化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概念,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得课堂似乎变得无限丰富无限广大。新媒体新技术使得学生将课内外、校内外在学习上建立起有机联系变成可能,我们的实践研究将这种“可能”变成了“可行”。
2.2 促进了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展开学习。在“小组合作,测量周长”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学、互学两个环节后,在展学时,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并在电子白板上通过用测量工具(直尺)测量、勾图、拖拽、荧光笔等方式展示,把其测量周长的过程直观清楚地呈现出来,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真正做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3 促进了教师“课件”的转变,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一般只能应用做到放映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传屏等新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师的“课件”变成学生的“学件”。它可以随意拖动、画线,具有即画、即写、即擦等多种教学功能,不仅让学生的目光始终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变得易操作,可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小组寻找教室里的物体的周长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现场拍照和拍视频,现场上传给学生观看,利用了学生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类物体不同的周长,解决了传统在黑板展示以及实物投影仪无法清晰演示的问题。学生的课堂生成的素材立刻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课件”变成“学件”,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能保持着学习热情,也使学生有着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