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海港 于宝莹 李玉玲
摘 要: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依赖政府的政策和学校教育的推广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型社会对文化传承的要求了。利用教育的APP UI界面设计重塑在线人群的虚拟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将非物质文化植入网络人群的记忆中才是目前最理想的传承保护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嫩江流域;在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受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媒体传播研究创新科研团队》支持(项目编号:135309104);
本文受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齐齐哈尔在线教育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问题研究》项目支持(项目编号:QSX2018—03JL)。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 理论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这些文化遗产最终只能选择借助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保护和延续。而在线教育就是借助新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最快捷、方便和低成本的载体。
在线教育E-Learning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手段进行内容传播和碎片化学习。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高效率、深度探求、经验、拓展、延伸、易使用的学习。美国是在线教育兴起最早的地方,大部分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培训员工,后来在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火速扩展到亚洲地区。目前去全世界的文化都在互联网里交汇融合,而学校教育传承已经是效率低、成本高的过时方式,在线传播的社会教育才是最理想的选择。社会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形式。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社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感等因素,是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所在,通过生活接触获得非物质文化是常态,而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更有利于青少年尽量多的接触。促进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了解,最后实现感兴趣。这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
目前在线教育学习理论主要应用于学校的学科教育,遵循学科自身特点及严谨的学科体系而开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则不然,具有其自身特点。以在线教育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探寻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不仅丰富了在线教育学习理论内涵,也是对在线教育学习理论体系的完善,推动在线教育学习理论的不断延展。以嫩江流域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我国达斡尔族有语言无文字,目前约有13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黑龙江省约有4万余人,其文化传承的任务十分迫切。以达斡尔族为个案例开展研究,不仅有效解决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问题,也可为其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提供样本和实践指导。
目前的青少年自发的上网学习经常借助手机APP来寻求问题的解答。而我们的APP外观设计与人物设计多以简单的上班族西装、衬衫为原型,完全可以将达斡尔族的民族服饰融入人物的外观设计,将嫩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作为背景,呈现在APP过渡页上。这样青少年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家乡的风貌,耳濡目染成为一名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这种通过改变在线教育学习环境的方式,可以创新性地解决传承人代际断裂导致的继承人不足与教育成本过高问题;这种APP外观面貌的改变与设计,叫做UI设计(或称界面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UI设计分为实体UI和虚拟UI,互联网常用的UI设计是虚拟UI,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位,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利用在线教育APPUI设计风格的非物质化,创新性地重塑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的虚拟人文环境。是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合的典型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集中于学校教育传承重要性、可行性研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程设置研究、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研究等方面。以社会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线保护传承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借助于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社会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的在线保护传承研究急需开展。
国内的研究经常以构建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改革为中心的传承新机制;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改革;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与之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土壤;培养民族本土教师,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各民族自己的教师最适合于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强调建立少數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型社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对社区进行辐射,搭建物质文化传承的平台,编织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网络,进而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型社区。
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全民性、连续性特点,教育传承则注重从儿童开始,努力实现社会终身教育。目前美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日本主要形式是在校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等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民俗艺能大赛等。韩国主要是采取“事故问责”制度,加强落实文化遗产保护法;欧洲以法国为例,主要是加强立法、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综上所述,国外的利用在线教育学习方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4 策略与建议
對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内蒙古莫旗镇进行手机上网人群的社会调查显示:70%的达斡尔族人可以自如的利用手机使用APP购买一般物品。上网检索自己的手机花费使用情况。这说明这类APP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有很好的普及度。只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图片、典型标志、音频歌曲和视频主动推送给每个人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大家的关注。
1)建立旅游景点购票APP的UI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图案设计。
2)依托政府办事APP的UI语言双语化,将少数民族语言的非物质文化异常不断呈现,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心理。
3)加强线上非物质文化节日和少数民族特殊节日的宣传,将非物质文化活动遗产做成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在线连环方式。通过在线展示,实现个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终身化,加速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抢救、保护,使其能世代传承,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化。
4)要选择有效的在线方式,创新性地解决传承人代际断裂导致的继承人不足与教育成本过高问题。在线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个体之间社会交往互动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数字化的学习,大幅降低交通成本、相对节省时间,降低学习资源、资料成本,更多个体潜移默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保护者,甚至是终身传承者继承人也成为了可能,使更优秀的传承人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产生。
5)利用虚拟在线教育环境,创新性地重塑非物质文化的虚拟人文环境。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社会成员聚集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之中,彼此之间民族感情的交流就逐渐演化为民族成员之间态度、观念、信仰、认知上的耳濡目染与相互学习,增加民族节日活动的认同感。而非物质文化人文环境就隐藏在这虚拟社区的交往之中,也就达到在线教育学习环境中产生虚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环境的初衷,最终实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目的。
5 总结
在线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突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与人员少,效率低,资源建设缓慢,进入传承周期漫长。在线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通过信息达到人人参与,实时交换,资源共享最大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同步进行。
在线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传承方式,但同时根据在线教育的特点和特长,学生必定会选择在线学习工具、题库、词库、作业解答,却不一定会选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内容,所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视音频、图文资源必须多,并且足够有趣才能更好的塑造虚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和氛围,而这个设计资源过程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来沉淀。
参考文献
[1]程诚,于宝莹.微纪录片在城市文化传承上的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02):88-89.
[2]曾霖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基础教育[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3)
[3]于宝莹.影视作品用方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J].语文建设,2013(23):64-65.
[4]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5]于宝莹.微时代新媒体的生存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5(08):47-48.
[6]普丽春.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7]于宝莹.电视娱乐节目娱乐本位的文化取向研究[J].戏剧之家,2014(15):99.
[8]焦怡雪.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团体[J].规划广角,2002,(5)
[9]于宝莹.论推广普通话与方言节目的关系[J].语文建设,2013(26):61-62.
[10]王军.日本的文化财保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1]李永乐.澳大利亚遗产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7,(3):128.
作者简介
李海港(1980-),男,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在线教育研究。
于宝莹(1981-),男,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传播学研究。
李玉玲(1987-),女,齐齐哈尔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音乐乐理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