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刘春一
摘 要: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结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探讨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的价值统一,提出了以职业性为导向、以学术性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并分别阐述了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面职业性与学术性的本质与内涵,以期补充和完善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理性认识,从而推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有效发展。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学术性
为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自1991年开始设置了专业学位。为了满足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人才培养结构,我国于2009年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计划,招收的学生范围扩展到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开始扩大专业学位类别,目前我国硕士專业学位的招生专业类别达40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
在专业学位经历规模不断扩大,类型逐渐增多,质量日益增强的过程中,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与性质问题一直是其发展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其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1]。因此,在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和性质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稳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笔者结合从事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以职业性为导向、以学术性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并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设想,求教于同行。
1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要以职业性为导向
自专业学位设置以来,有关管理部门下发了不少关于专业学位“职业性”的文件。例如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提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教育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还有学者发表论述专业学位性质的文章中写道:”专业学位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这种职业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性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性质属性”[2]。从有关文件和学术文章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属性主要由职业背景、职业教育、职业资格三大元素构成。所谓职业背景,是认为专业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所谓职业教育,是认为专业学位是规范的职业教育,事实上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所谓职业资格,是认为专业学位应该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或认定挂钩,这也是学习美国在20世纪初的改革过程中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由专门的职业部门组织鉴定机构进行评估,有效地监督和保障了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3],而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与国家建筑师注册这一领域的率先衔接[4],也让我们看到了专业学位所独具的地位和优势。
既然专业学位更多的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而多数职业有其严格的入门标准和极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受教育者拥有该职业领域专业化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生源是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而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不具备深厚的职业背景,缺乏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教学上更多地结合实际案例、实现导师指导职业化、开展至少一年的专业实践等措施,用以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也成为其显著特色。
2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要以学术性为依托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有着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关系,两者大多是建立在同一学科基础之上,具有相同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学术学位更多是为了提供社会的研究需要,更多强调的是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思考与探究;专业学位则更多强调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更多注重培养的是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差异上同样可以看出,专业学位是一种有一定学术基础的职业教育。这就使得专业学位也存在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究倾向,以学术性为依托,让受教育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专业学位的学术性价值取向为专业学位的设置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标准与依据[5]。专业学位政策设置的定位和出发点也是基于学术性的教育理念,这样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学位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具备高深知识的学术性价值取向。
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而我国学术学位教育发展较早并且受重视程度较高,在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且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式之时,沿袭学术学位教育的发展模式成为了专业学位教育中培养特色缺失的主要现象。2010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办学优势,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相关学者也探究了所谓“去学术化”的原因、影响与优化对策,提出了“去学术化”的核心就是在坚持职业性与学术型相结合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职业性、实践性的发展要求,使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能够实现两种能力的完美融合。
由此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如果离开了学术性,不仅无法更好的发展职业性,反而使实践教育失去了理论上的指导。当然,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知识在融合与分化中得到拓展,高深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不仅包括理论性高深知识,也包括应用性高深知识。现代学术内涵的丰富与拓展,既为我们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也为探讨专业学位教育偏重应用性研究与事理分析的学术特质提供了帮助。
综上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应当体现职业性和学术性的价值统一,两者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还有机的体现在专业学位的内涵中。职业性的发挥是建立在具有一定学术性的专业之上,因为只有需要高深知识和技能的领域才能设置高学历层次的专业教育;专业学位学术性的发挥也是建立在职业性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再从学理性的角度去研究和从事高深职业。自从我国设立专业学位教育至今,我们已经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并走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而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政府、院校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努力突破传统学术学位教育的影子,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实践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社会认同度和青睐值,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以职业性为导向、以学术性为依托的发展模式提供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
[2]詹婉华.专业学位“职业性”属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36(4):90.
[3]王莹,朱方长.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76.
[4]李超,陈红磊,刘伟娜.浅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221.
[5]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