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特级教师王崧舟倡导的诗意语文教学被广受认可与学习,王崧舟老师的课例可称为典范,其课堂教学追求艺术化。从《两小儿辩日》这个课例入手,可以看出其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启蒙;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处于引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品悟王崧舟老师这一篇课例,对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一定的启发性作用,有利于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文言文教学
《两小儿辩日》一文极具教育意义,记叙了孔子路遇两小儿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做判断之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勤于独立思考、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王崧舟老师在对此篇文言文正确解读的基础上,抓住“辩”这一字眼,与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走向文本解析的深处。在辩论中,学生得以率性的表达,达到思想的跳跃。
1 明确目标,重在启蒙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要教什么给学生”。从王崧舟的《两小儿辩日》课例来看,其目标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王崧舟从词语入手,抓住关键词,采用听写词语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家常,实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因为听写这“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两组词语,再通过让学生“比画比画”及“选词运用”的方式,正是达到理解两小儿辩日的观点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对于如何确立教学目标这一问题的把握上,可回归到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故教师应注重学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切勿灌输式地把知识嫁接给学生,否则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王崧舟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没有选择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跟学生说“沧沧凉凉”“探汤”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提问“假如让你选一个形容秋天,选一个形容夏天,你会怎么选?”,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词语理解训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较民主的氛围,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在辩论的时候,王崧舟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调整了他的课堂状态,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两小儿”辩论的情境。在这段师生辩论中,一个习惯于严肃、一本正经的老师形象已浑然不觉地被解构开。也正是由于教师角色由强势向和平转变,也使得学生更迅速进入到“两小儿辩论”的情境中。
2 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在王崧舟这一课例中,“读”这一环节贯穿始终:对重点词语的朗读、对句子的朗读。王崧舟抓住“辩”这一字眼,请学生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并让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辩斗,这时学生对于辩论的体会尚浅。接着是王崧舟老师与一名学生进行辩斗,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激趣,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最后是全班之辩,这是基于孩子们高涨的情绪,通过教师添加的“坚持”、“反驳”、“扯着嗓子”等词语有效增加了辩斗的趣味,成为了整节课的高潮。
通过同桌辩斗、指名辩斗、师生辩斗,全班辩斗的形式,再现了文本中两小儿辩斗的场景,从而侧面加深了学生对两小儿辩斗时的激烈言辞、丰富表情、好胜心态形象的理解,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一组又一组的辩斗正是对文本关键语句的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分析整节课的进程之后,不难发现,“辩斗”就是王崧舟极力倡导的“诵读”的另类形式,不断地变换形式来重复两小儿辩论的句子,以文本语言为根本,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但对于晦涩的文言文,学生应如何进行诵读?没有根据文意而错误地读,即使学生读了上百遍,恐怕也不会理解文章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特别是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断句。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应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能够较好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学生读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教师的范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也应重视诵读的能力,加强自身的本领。
3 教师引导,注重讨论
一节好的课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需要根据学的法子。”[3]真正好的教法应该以学生的学法为出发点,努力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讲,文言文知识难以理解,学习上会存在困难,大多数学生会不理解为什么现代社会要学习文言文,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又用不到文言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认识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这需要教师在给小学生讲授文言文课文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逐词逐句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引导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学习文言文。从王崧舟老师的这篇课例中可以看出,其学生就会从文中的注释中理解到“探汤”的意思。王崧舟这节课的精妙之处在于环节之间紧紧相扣,由“写词——‘象的观照”“探究——词语的名堂”“辩日——‘趣的体验”“决日——‘知的分享”“悟日——‘知的分享”这五个环节组成,从词的分析到句子的分析再到整篇文章的分析,实则是点线面的结合,结构、逻辑分明。在“辩日——‘趣的体验”这一环节上,师生之间的忘我之辩是这节课的高潮,而王老师的忽然停顿,轻轻地问一句:“怎么不辩不斗了?”学生的众多回答中,一生说了一句:“孔子过来了”使得王老师就能巧妙地借助学生之口,将大家的目光引向了辩斗之外,转移到了孔子身上,有效衔接了“决日——‘知的分享”环节的展开。整节课下来,王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挖掘文本。而对于王老师巧妙的动态的板书,也是在教师提问中,在师生之间讨论中,教师加以引导,由学生一步一步地总结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结语
品悟王崧舟的《两小儿辩日》课例,可看到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课堂弥漫着良好的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大大提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文言文上的启蒙。但仅靠人教版小学教材上的四篇文言文[4]很难让小学生领悟到中国古文字的奇妙,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一方面为了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中数量有限的古诗文,应大胆地向课外辐射,拓展学生知识,鼓励小学生诵读浅易且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对于小学文言文该如何教学,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与研究,只有不断改善,方可让我们的孩子从抵触文言文到喜欢上文言文。
参考文献
[1]选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等。
[4]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四篇文言文分别为:《杨氏父子》《伯牙絕弦》《学弈》《两小儿辩日》。
作者简介
陈美雪(1997-),女,汉,广东湛江人,本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