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吴广宇
摘 要: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已恶劣到不具备生产生活的程度,当地采取易地扶贫搬迁以实现脱贫目标。本文以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探讨搬迁后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笔者发现,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主要是资金缺乏、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产生迷茫消极的心态。困境成因包括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搬迁户自身能力不足和非农就业机会不足。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户;社会适应
1 研究背景
迁移不但会使搬迁户在生产生活空间发生变化,也会使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于此相关联的社会关系及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如果搬迁户的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安定的心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困惑,从而影响整个村子的稳定和团结。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措施让贫困户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地区去居住,逐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但是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搬迁户搬迁之后产生了社会适应上的困境。
2 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
2.1 搬迁户资金匮乏
资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核心问题,要想让搬迁户顺利在新住址中进行生活及后续的生计,足够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搬迁之后搬迁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打工和种地为主,搬迁、装修房屋、日常生活和每年的煤炭已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即便他们搬到环境资源较好的地区,收入仍非常有限,这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提高。虽然政府鼓励他们发展各项产业,以增长他们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发展产业会因为搬迁户本身缺少资金而举步维艰,资金上的匮乏对于他们搬迁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获得稳定收入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如果没有强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撑,他们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完成致富,又会陷入没有资金,生活贫困的境地。
2.2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从搬迁户自身来说,搬迁之前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搬迁后喝水吃饭都成为日常生活的开支,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加上大多数搬迁户在搬迁过程中都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这使他们在发展经济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其次搬迁使部分搬迁户远离了土地而无法继续耕种,出现了失去土地的无业人员,如果这部分人不能就业,生活上就会没有保障。现在易地扶贫搬迁很大程度受限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烟囱石村一直以来把种植业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缺乏其他的产业发展,也对搬迁户后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若没有合理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搬迁户,烟囱石村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威胁。
2.3 出现消极、迷茫心态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后,部分搬迁户产生了消极心态,对未来生活较为迷茫。搬迁户并没有如愿过想要的生活,他们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本认为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搬迁后的相关保障制度还没有健全,政府补贴也仅仅能够养家糊口。此外由于自身能力的因素,搬迁户在再就业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长此以往,便产生消极和迷茫的心态。这种消极、迷茫的心态体现在对工作产生懈怠的情绪以及消极的对待自己的生活。
3 产生社会适应困境的原因剖析
3.1 搬迁户自身能力所限
虽然生存条件恶劣是搬迁户的共同特征,但是搬迁户之所以成为贫困人口还叠加了其他原因,如缺少劳动力、患有疾病和文化程度低等,这些原因极大的限制了搬迁户搬迁后的发展。搬迁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极少有大学或者大专学历,大部分只上过初中或者高中,年龄也在45岁偏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即使他们想去学习新技能,也无法快速的掌握,实现自身的发展。访谈的大部分搬迁户家里主要劳动力都患有或大或小的疾病,这又极大限制了他们外出打工、务农和发展副业,这让他们对新生活的适应也愈发困难。
3.2 非农就业机会不足
搬迁户的非农就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外出务工,特别是那些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尽管搬迁户从边远地区迁到村子里,大大缩短了外出务工的空间距离,便于他们到附近城镇从事一些临时工作,可是他们获得工作的机会并没有增多。导致搬迁虽然完成了空间上的转移,但是搬迁户的社会转型并没有完成,城镇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搬迁户来说,搬迁之后,可利用资源并沒有明显的增多,仍然利用原有的资源维持生存,甚至会因为搬迁而增长了生活的成本变的比过去更加贫困。
3.3 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
在烟囱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具体规划与实施中,地方政府作为主导者严格控制这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与搬迁户的利益相比,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实现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等,而对于搬迁户的生活及搬迁后的生产发展问题则关注不够。搬迁户本是整个搬迁过程中的主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他们的主体地位被严重的忽视。在发展资金方面,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政策扶持,或者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搬迁户提供帮助。在房屋的规划上和建设方面,也没有满足搬迁户副业发展的需要,虽然搬迁户的生活向着现代化发展,但还是无法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4 解决社会适应困境的建议
4.1 帮助搬迁户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搬迁户要实现脱贫致富,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烟囱石村搬迁户的文化水平偏低,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和技能。搬迁之后,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拥有的技术和技能也不再适用,必须尽快提高搬迁户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对搬迁户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向搬迁户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劳动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搬迁户相关职业技能,让他们掌握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尽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
4.2 发展后续产业
对于发展后续产业,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发挥烟囱石村的地理优势,继续着重发展旅游业,在加强对本村宣传的同时,在税收和小额信贷方面给予搬迁户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支持搬迁户合资建造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等,找来相关产业专业人士给予搬迁户技术方面的指导,帮助其推广特色农产品、山产品,通过自产有机粮食、蔬菜,养殖猪鸭鸡鹅等家畜禽类,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打造具有农家风格的旅游产业,重点解决搬迁之后没有耕地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4.3 基层政府精细化政策
政府须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搬迁户的综合长远的发展规划,把搬迁户的真正需求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整体目标相结合,避免在房屋建设的时候“一刀切”,让搬迁户确确实实成为新住址的建设者、规划者和受益者,充分激发搬迁户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赋予搬迁户更多的权利,在协调多方主体利益的同时尽量做到使搬迁户的利益最大化。并且建立健全搬迁户生活保险保障体系,通过建立搬迁户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活救济法律、法规等,确保搬迁户后续生产、生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周恩宇,卯丹.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2]叶青,苏海.政策实践与资本重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表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汪磊,汪霞.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资本演化及其对增收的贡献度分析——基于贵州省的调查研究[J].探索,2016(06).
[4]曾小溪,汪三贵.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与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