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国初期到抗战时期汉阴县人才辈出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4-04-25

杨卓妍 刘昱伶 邹棠华

摘 要:自民国初期到抗战时期,短短30年间,汉阴一个山区人口小县却人才辈出,培养出了无数文化精英和社会贤达。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其教育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汉阴县;社会风气;教育资源;移民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民国初期汉阴县学人辈出之文化现象研究”(项目编号:201611397012)。

清末至民国初期,汉阴县人口一直稳定在12万人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0人。这样一个地处陕南山区的人口小县,自民国初期到抗战时期,短短30年间,却走出了无数青年才俊,有北大“沈氏三杰” 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有留学日本的学人汤逸鹤、胡言方、吴绍先,有五四运动的参与者陈兆枢、陈声佩、陈紫枢昆仲,有文化教育界达人张翼廷、查少白,张铭谟、刘重民,有爱国学生梁唐晋、张禹谟、吴明洋、胡介民、沈继芳、刘寅初,有军界闻人沈玺亭、王锦文,有共和国将军何振亚、沈启贤、扬弃,可谓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他们活跃于北大校园,呐喊于京津、武汉的街头,奔走于民族解放的战场,让我们感受到了汉阴县本土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

短短三十年,区区十多万人口的小县,竟培养出如此之多的社会文化精英,究其原因何在?我们分析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 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政府支持,社会襄助,拥有良好的重教尚学的社会风气

汉阴很早就重视儒学教育,尊孔兴学,鼓励子弟读书仕进。汉阴早在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就在县城建起文庙,明清两代又多次进行修缮和扩建。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孔子生日),为县祭孔日,县里凡有功名、有学位者及乡贤名流,均云集山城参加隆重的祭孔盛典。相传清代以来,汉阴人在外地为官者,回乡省亲,先要到文庙祭拜,方可回家。

除了尊孔,还注重兴学,在文庙东侧,清康熙四十二年(1073年)修有黉宫(即学校)一所。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黉宫,并碑刻“起凤腾蛟,英才蔚秀”八个大字,意在办好学校,人文蔚起,英才倍出。大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再次修补黉宫时,碑文题记“天下事有兴有废,而惟事之关矩典者,则有兴而无废。”足见为政汉阴的官员还是颇具眼光,重视人才培育的,认为办教育是一个县振兴之大政

更有甚者,在汉阴县城东南隅城垣上,建有文峰塔一座,独以“文运”建塔,这在别的县是绝无仅有的。修建此塔,是期冀汉阴人文蔚起,人才辈出。重视教育、呼唤才俊出现的迫切愿望由此可见一斑。

倡导教育、兴办教育除了官府重视,也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与襄助。过去汉阴贫困人家的子弟求学困难,除官府资助外,社会贤明人士总是慷慨解囊,予以帮助。在汉阴县太平乡老街,曾立有一块《捐寒士乡会两试路费碑》,为官绅计开原为寒士赴省赶考募集路费而镌刻的倡议书。在汉阴历史上,还曾发生过一起地方士绅邓高植因要求减免考生卷价、印红费而惨遭官府杖责的事件。不顾官府杖责,舍身替寒士请命,此等善举在汉阴比比皆是,足见汉阴各界士绅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除了官府倡导、社会支持,家族、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也是推动汉阴文风兴起的重要因素。汉阴县的很多村子,都是以家族为中心的聚落。很多家族都重视文化教育,传续着“耕读传家”的家风。家族以多出士子而觉得光宗耀祖,家庭以培养有读书人而骄傲。读书仕进被看作是家族、家庭的光荣与希望。有的家族把勉励读书仕进写进族规乡约,有的家庭宁肯少置田产、不建房屋,也要支持自己的子弟读书。汉阴县有名的《沈氏家訓》就有劝学、勉励子弟的规约。适逢有子弟仕进,不仅家庭欢天喜地宴宾酬客,家族也举行族祭,大张旗鼓唱戏致贺。

2 学壤肥沃,钟灵毓秀,硕儒云集,朋辈砥砺,拥有扎实的教育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由于重视教育,汉阴县自清以来仕进者从未间断,这些仕进之人既倡导了文风,鼓舞了后进者,也带回了许多域外信息,开阔了汉阴人的知识视野,改变了汉阴人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其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年复一年,良性循环。据不完全统计,汉阴有清一代,考中进士、举人的,就达84人之多。如此之多的汉阴仕子,激励和影响着家乡的后学,他们扎实的儒学功底成为清末到民国之交汉阴教育发展的宝贵资源。

除了仕子之多,清晚期到民国初期,汉阴也是硕儒云集之地,不仅有谢化南、张成勋、胡书竹、苟芳、刘镇家、吴绍先、王铭三、刘季高、张铭谟、李蔼如这些本土大儒名流延席课徒,兼有沈拣泉、沈祖颐、钱松年、林扬光等外来官员前来唱和交流,更有张紫樵、董铭竹、鲁长卿、陈雨皋、刘旸光等安康、石泉等邻县文化名流前来汉阴游学传经,汉阴文风蔚起、学子辈出那就不足为怪了。

汉阴文风蔚起、学子辈出,还缘于一代一代的读书人提携后学,一届一届的同窗好友相互帮衬。早年求学西安的刘镇家、刘重民,回乡兴办教育;早期留学日本的吴绍先,就读西安、武汉的梁唐晋、张铭谟,回乡潜心教学;求学北京、南京的陈兆枢、张禹谟,把大都市的“德先生”“赛先生”和“反帝爱国”的信息不断传回家乡,启迪家乡后学;先行参加革命的胡介民、吴明洋不忘把杨弃、蒋秦峰、彭淦、张世康、邹友生、胡龙翔等一批又一批家乡学子引向抗日的中心延安;在外游学的刘寅初、张三谟、沈继芳们,更是相互砥砺,相互救助,不忘汉阴的同窗情谊。正是汉阴学人们的团结奋进、相互砥砺,才成就了汉阴民国时期文化史上的群星闪烁。

3 文化交融,视野开阔,学以致用,敢于担当,移民文化造就了汉阴学子特有的精神气质

汉阴是明清两代湖广移民的重要落脚地,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四川的移民占据本土居民的四分之三,而尤以湘鄂移民数量为最多。五方移民杂处,各种文化碰撞交汇,形成了汉阴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人文精神。其表现为:一是包容,因为五方杂处,万姓一家,没有强大的包容性是不行的。长期的相处相依,文化上的彼此认同、学习、借鉴,造就了汉阴人博大的胸怀和包容心。二是开放,汉阴人的文化观念不保守,是开放型的,善于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只要是与我有用,均可接受和学习。这与移民文化有很大关系。三是学以致用,汉阴人的文化心理是务实的,不空谈妄谈,讲实际功效,崇尚社会作用,具有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四是勇于吃苦,吃苦耐劳是汉阴人的秉性,艰苦的生存环境,养成了汉阴人吃苦的韧劲。五是团结,汉阴人的乡土观念极浓,乡音乡情能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尤其出门在外的人,一句乡音就会得到对方的帮助。六是担当尚勇,汉阴人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为了群体利益,为了民族大义,敢于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这一点既与汉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移民带来的湖湘文化的影响有关。

汉阴人文精神深深烙有移民文化的印痕,这其中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最大。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什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汉阴文化与湖湘文化有很多的契合点,甚至可以说汉阴文化是湖湘文化的迁衍与变种。

如果说扎实丰厚的教育沃土滋养了汉阴学人博大深邃的文化学识,那么五方杂处的移民文化铸就了汉阴学子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重视教育,形成了全社会“兴学重教”的风尚;教育资源丰富,具备了肥沃的学壤;移民文化的植入,丰富了汉阴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民国初期到抗战时期汉阴县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汉阴县政协编辑的《汉阴县文史资料汇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