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

时间:2024-04-25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可以极大程度的促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反映了小学生的课堂吸收消化能力。可见,打造有效性课堂教学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目标。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意义出发,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1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小学语文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有必要指出有效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了多少知识或者完成了多少课时,而是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学到多少或者消化了多少知识。当前,在素质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依然根深蒂固,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小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而从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及时理解、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压力。同时,对于教师而言,有效性教学可以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时中提升了教学的进度,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生的系列教育中去,进而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概而言之,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压力。

2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课堂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那么即便是老师在努力认真的教学,课堂质量并未有太大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语文课堂设计导入,比如音乐导入、表演导入、谜语导入和设置问题导入等等。[1]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设置“包袱”,让学生产生新奇感,既是在导入的环节要体现出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时要注意导入环节时间的把控。如在讲授《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提问的形式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桥最结实吗?”以引发学生对 “桥”的思考,吸引其进行课堂互动。同时,课堂教学可以进行“游戏互动”,教师积极发掘学习游戏,把游戏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既是把抽象的或者枯燥的语文知识“游戏化”,比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画出文中的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从而轻松掌握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更好的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可以把抽象的具体化、静止的动态化、形象化,有着较强的视觉呈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景交融”,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

2.2 制定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有效性,必须明确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可以倒逼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促使教师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进而让教师以更好的状态去完成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況,不能脱离教材但又不能仅仅囿于教材,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教材要精心梳理,课堂学习计划要体现出教材、教学、学生三位一体的概念,既是巧妙的制定教学目标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诸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篇文章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其次找出文章中重点字词句并了解文段内容大意,最后在熟悉整篇文章时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掌握课文的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消化课堂知识,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2.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必须依赖于学生主体,既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为主”,既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和“身份”的转换,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注重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民主、活泼和平等的学习氛围,赋予学生的更多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引导学生学习,在制定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要点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的形式等课本中的知识“模拟”于课堂之上,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把心理特征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集合在一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个动力系统。[2]在教学发掘非智力因素,创设课堂环境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朗读并指出朗读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4 融合课外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应适当的融合课外教学资源。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是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由点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体现的不是“深度”而是“广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限于教材的内容,而要适当的融入课外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弥补教材中的空缺,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比教师在教学生《海底世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丰富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海洋生物的物种和生活习性,进而让学生体会海底世界的魅力所在。又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时候可以进行知识的延伸,比如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宋庆龄以及与她关系密切的人甚至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可以对文中的人物进行介绍,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资源融合,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3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定完善教学目标,有效引导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融合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唯有多管齐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杜祥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8(19):53-54.

[3]聂春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现代交际,2017(09):152.

作者简介

张爱洁(197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本科,许昌市健康路小学语文老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