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姚谦
年初在台北录制了筹备半年的一季podcast(播客) ,返回北京后一阵子制作团队才完成后期制作上架,因为平台区域的限制,翻了墙才能听上,因为时空的关系,自己听着有种遥远又熟悉的感受。明明都是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周播到了第七集 洪通,听得莫名感叹。
那期的资料搜集得特别不容易,因为洪通先生是一位素人艺术家,当年意外成名又迅速消失,无论在艺术性上或个人生平都是众说纷纭。因为地缘关系,他在我少年时期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在podcast 选题时挑选了,也趁回台南与父母过年的行程,看了他的回顾展。另外,也给好几年没回台南的自己,有个悠长一日,重温这一个自己在青少年时期所熟悉的活动区域。那天下午,除了没有逛唱片行这行程以外,几乎把青少年时期最熟悉的日常——逛书店、看展览、吃小吃等,全部再重温了一次。如今没有了唱片行的台南,却多了一个美术馆。
那天的台南和洪通的画作,仍在我的心里重复播放着。
在我的收藏里也有一件洪通的作品,特别不容易才拥有了一件。洪通生前作品十分稀少,大约只有三百多幅,相对于其他全职专业艺术家,他在50岁那年才突然宣告自己全身投入艺术创作。虽然很快地被媒体报道而成名,却也迅速地如网红般不堪压力而消失及被遗忘。他的绘画完全不属于艺术圈人们所习惯的审美和理解方式的作品,加上他的出身与所受的教育,所以被概稱为“素人艺术家”,似乎也有一点划入圈外的意思;凡不属于学术所能归纳与解释,这样的人经常都会被冠上“素人”之名,若再加上性格与行为又与多数人不同,素人总会添上特立独行的标签,更多描述其传奇人生,较少直视作品的讨论。在不似多数人的行为常有其社会背后的原因,以及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原因,这些话题元素似乎在洪通先生身上都可找到对应的地方。但是抛开这些猎奇心态,当你打开纯粹细读作品的心,进入到洪通先生的作品世界,那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美丽迷宫!他的思维逻辑和描述语法都是那么的纯粹、直接和自融成一个独特的美学,不以大众潮流标准为标准,如一个心无旁骛的少年!在他的作品里呈现出另一个美好世界,我认为洪通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一直吸引我,可能就是那个美好世界吧!
在这次展览中我惊喜地发现,在其短暂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中只有几件构图密实长条纸板上画作,每一件都可看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后执行的严谨创作,逻辑清晰、分层有序、叙述细腻,在满满的画纸上每一区块的分配用色,再密密麻麻以人形、字形等专属于他的语汇渐层叙述!一幅作品就如同一篇文情并茂深刻书写的文章般,可以来回多次阅读,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每回也可看到泉涌不止的灵光!我收藏并长年挂在走廊尽头的那一件,就是这样的作品。这类作品极为稀少,更多留于美术馆与家属之中,可能我收藏的这件作品是唯一流传于外的,与我朝夕相处多年才发现,有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也让我顺利地把podcast 的稿子完成。
只是今日在北京听着上架成品,却有着不胜嘘唏之感,离台这几个月,台湾人祸不断,此刻仍深陷染疫风暴里;我几乎天天紧盯着台湾疫情新闻,处在不停地与家人、朋友通信的担忧中。
而那一天,在年前风平浪静的台南街上近六小时的步行中,耳机里播着陈小霞刚刚寄给我的新歌demo,心想着洪通画作里的许多细节,看着街上行人的身影,虽然许多建筑和小路已经换上了不一样的外表,当时我还计划着,若今年世界疫情缓解了,该去哪旅行。
那天的台南和洪通的画作,仍在我的心里重复播放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