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刘炜森
摘 要:近日,有媒體爆出在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退出了课本,由此引起的争论颇为激烈。有不少人认为鲁迅的文章富有批判精神,对国民性的探讨鞭辟入里,至今让人警醒,不应退出中学教材。
关键词:鲁迅;弃医从文;改造国民性
近日,有媒体爆出在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退出了课本,由此引起的争论颇为激烈。有不少人认为鲁迅的文章富有批判精神,对国民性的探讨鞭辟入里,至今让人警醒,不应退出中学教材。语文出版社长王旭明就曾表示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
1 伟大顿悟:弃医从文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革命家、思想家,是新型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鲁迅不是最早探索国民性问题的人,但他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和改造国民性的人。日俄战争时期,鲁迅进入仙台医专学习,有一次他的老师播放了关于日俄战争的画片,自此让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鲁迅在他的《呐喊·自序》中这样描述他的转变:“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2 国民性分析:鞭辟入理
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一个外国人为我们“用炭笔勾勒出一张素描,“描绘出”他“所窥见的中华民族的某些特征”。[1]这位外国人就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博。他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将中国人的国民性做了一个概括,其中包括节俭、礼节、勤劳、孝顺、忍耐和坚韧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更多的是智力混沌、麻木、保守、猜疑、误解等所谓的“严重的性格缺陷”。而在鲁迅的作品中,不仅明恩博所提到的中国人的麻木、守旧、卑怯、昏乱这些“严重的性格缺陷”也是有的,此外还有凶残、恃强凌弱、自欺欺人等也在作品中刻画得入木三分。
鲁迅笔下的阿Q穷困潦倒,可是与人口角时,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被别人打了,心里颇为气愤,他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甚至在赶赛会的赌摊丢了钱,没办法,居然“擎起右手”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2]而对待比他弱小的,他也知道“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阿Q的这个人物形象代表的是广大受封建礼教毒害的社会中下层人民,他的精神胜利法折射出的正是国民无视自我、自欺欺人、恃强凌弱的愚昧无知的病态心理。在《坟》中“乡下人捉进知县衙门去,打完屁股之后,叩一个头道:‘谢大老爷!这情形是特异的中国民族所特有的”[3],这种特异无疑是封建专制所带来的,他导致了国民的卑怯,卑怯的最终结果是奴性。而鲁迅在《铲共大观》中对看女尸的场面尖锐地指出:“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民众,其实还是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鲁迅从杀与被杀之间,一面暴露杀人者的残酷,一面暴露看客的麻木,看客只知看杀人,并不考虑杀什么人,人为什么被杀。将什么都看成戏,也是中国人麻木的一种表现。[4]
3 改造国民性:不遗余力
今天我们谈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必须要以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为前提,但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从而自我改造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这又是必须的。我国国民性的缺点甚至是劣根性不是一天形成,它是“封建等级制度”“封建传统思想的毒害”以及“外来侵略”的不断影响所产生的,这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让我们的文化渐渐走向“侍奉主子”的方向,习惯了以“奴性心理”生活、做事,“真教人活得不像在人间”。
回顾整个中国近代史,或许只有鲁迅一人以“刀笔吏”的真知灼见揭露和批判国人的劣根性,探求救国救民的改革之路。作为“叛逆的猛士”,即使质疑他的王朔也必须承认鲁迅的“思想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照耀着我们黑暗的自身”[5]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他是一个用文艺的力量奋斗一生的“精神界之战士”,他对国民性的批判,林贤治认为是“旧垒”中的“强敌”,“一切黑暗、专制、腐败,都是他反抗的目标”,他“对于任何阻碍人类进步的恶势力和旧思想,他都不肯宽恕、姑息”。他拥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所没有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最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他的杂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郁达夫评价鲁迅的作品“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让读者“感到一种即使和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而“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4 不同声音:争论风波不断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这是盖棺定论了的。鲁迅去世时亦以“民族魂”大旗裹尸。[6]但随着鲁迅的逝世,质疑的声音就开始出现。有人认为鲁迅是因为毛泽东对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评价才有其在文学界如此高的地位。80年代初,贬损鲁迅之风兴起,有说“鲁迅杂文不如我”的,有说鲁迅是“老石头”的,更有张克标等与鲁迅有过摩擦的作家恶意中伤。
“倘无巨制,即非大家”,冯骥才认为鲁迅“他就凭一本中等厚度的中短篇小说集,高踞在当代中国小说的峰巅”,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鲁迅“并没有看到西方人的国民性分析里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的话语”,西方人的“国民性分析不仅是片面的,还是贬义的或非难的”,鲁迅在借用这种批判性分析时“没有对西方人的东方观做立体的思辨”的观点。[7]
鲁迅在香港青年会讲上提倡“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很微妙的是他们(恶意贬损鲁迅之辈)说话叶很“大胆”,很“勇敢”,却“推开”了鲁迅,“将自己的真心话表达出来”,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他们是否说的是“真”,相信无须解释。对待争论,我想正如张直心所言:面对那些“心血来潮、哗众取宠”“年轻、晚生乃至断裂的作家”,“我们应该尽力通过争鸣、对话引导他们凭借自身的血肉感受、创作经验接近鲁迅”,而对于那些“经过极其严肃、认真甚至痛苦思考的学者、思想家们(如王元化、李泽厚等)的质疑鲁迅,我们更应认真与之对话。”因为“他们提的问题大都是由现实遭遇激发了的思考……围绕这些问题的探讨与争鸣,无疑将拓宽学科的视野、思路,提升研究的境界。”[8]
参考文献
[1]明恩博:《中国人的气质》
[2]鲁迅:《阿Q正传》第二章 优胜略记
[3]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4]曹鲁:《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5]王朔:《我看鲁迅》
[6]主振国:《贬损鲁迅,意欲何为》
[7]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
[8]张直心:《接受挑战提高研究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