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4-25

李德永

摘 要:针对当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研究对象,采用普遍调查的方法,研究企业的招聘简章以及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企业所需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确定大学生的培养与职业规划。本文研究成果揭示了市场对大学生能力的的需求,对促进大学生的培养以及就业提供的思路。

关键词:市场需求;就业能力;培养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尤其在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就业压力更是逐渐加大,整体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不仅如此,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还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即有些大学生可以从多个工作机会中挑选单位,而有些大学生却无业可就,找不到工作。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教育未能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

能力。

2 市场需求状况与特点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高校,每年本科毕业生有五千多人,以2016年来校招聘的943家来校招聘的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涉及机械、电气、土木、环境、能源、计算机、经管、医学、材料等多个行业。通过研究企业的招聘简章以及对来校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招聘条件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语言和书面)、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职业道德、经验等方面。

专业能力是对企业对招聘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专业对口,具备专业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的专业需求,而今大学课程重视基础课程,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重视不够,专业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大学生更应具备的素质,当今社会是科技时代,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也无法生存,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大部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强,只顾学习书本知识,学校的培养和重视不够。沟通与表达能力是对大学生本身素质的体现,包括交际与团队协作能力等。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认真读书或者玩手机,与人交流较少,高智商,低情商,这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培养。外语水平是大学生就业看中较多的一项,无论私企、国企都对大学生要求较高。学生的外语有种哑巴英语的感觉,看的懂说不出。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企业要求大学生具备职业道德,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能认同企业。计算机水平就是不同企业对大学生要求的高低不同,但现代社会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经验是可以积累的,一般对于应届大学生企业要求不多。

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针对上述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应具备多种能力,但现在高校培养过程中还未能全部重视,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能力体现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培养特点,制定适应市场需求和人才发展的教育模式,从而有效的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近年来学生的道德素质下滑,责任心不强,导致就业难。因此,高校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指导,多开展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活动,学习先进典型人物,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开设中华民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孝心,责任心等。让学生时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能力。

2)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是对企业对招聘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而今大学课程重视基础课程,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重视不够,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遇到专业知识有时会表现不佳,这样企业对这学生、学科以至于学校的培养都会产生怀疑。因此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要加强专业课程的重视,以市场所需求的专业知识人才为指导,制定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专业就业能力。

3)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后来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高校要结合市场和时代发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开设創新创业课程,开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内涵的活动与竞赛等,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挑战现状,勇于探索等。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语言和书面)、外语水平等。学校要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主动与人交流,提供课上课下交流平台,增强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外语作为大学生一门必修课,高校要结合市场需求,开设专业英语等,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学习到,并且要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4 与市场接轨,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必须从实践中来,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高校培养的学生是为了社会,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学校每年要关注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保证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提升,从而为社会为国家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5 总结

结合市场需求,依靠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培养出具备各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使之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展现人文素质,使所学的知识、能力、态度逐渐内化为一种自主、自为、自律、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习惯,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邵百艳.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学习习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59-160.

[2]刘文利.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与实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李楠.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119-120.

[4]杨文金.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1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