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时间:2024-04-25

崔超

摘 要:随着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现象不仅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网络文化也成为继传统文化之后影响和改变大学生思维模式、行为表现、道德程度最多的文化载体。虽然网络文化教育目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就其独有的特性和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说,网络文化教育已逐渐成为了传统教育环境改变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1 教育环境的变化

教育环境,包含了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对象,以及人与教育与日常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以实现教育功能为主的国家各层次教育体系,更多特指各类学校教育及相关环境。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生面临的教育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一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对教育制度的改进、资源的分配、环境的改善、结果的评价以及人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越来越高,这些变化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被网络平台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渗透改变,网络中资源共享,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学习内容;二是高校自身的变化。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也在不断变化,各高校根据国家的指导和政策的引导,结合自身的条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高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不同定位,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要求,学校发展的思维意识和眼界也决定了高校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和资源来进行发展。高校内部的师生所形成的传统校园文化,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等在现有环境下的变化也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2 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的新领域——网络环境

教育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途径也应发生变化。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有力推动剂。在高校中,网络中超强的覆盖性,广泛的使用基础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效果,充分融合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网络文化,在与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和提升后,形成了高校特有的文化。

2.1 网络环境是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改造环境来达到加强环境育人功能的目的。网络环境是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的载体传播性、广泛的参与性,成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媒介和新领域,具有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氛围营造等作用,也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中的重要环节。

2.2 现实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习总书记在第一次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会议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现实的网络环境已经对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网络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将其转化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能力,把握现在的发展机遇来加速教育发展。

3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网络文化教育

现实网络环境中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网络文化,这样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其正面的、积极的相关特性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规避或改善其负面的、消极的相关特性,消减不良事件和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将其转化为有利因素。

3.1 网络文化教育提升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里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校园文化不断进行融合和进化,形成了具有网络特性和高校自我特点的群体文化,成为师生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集合体,更是高校精神和无形价值的高度体现。

也正是因为网络环境的诸多特性,使得网络文化教育成为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传统校园文化教育内容可以被移植转化到网络环境中,并得到迅速传播,形成良好的引导,达到教育的作用。比如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在各大学校都极具影响力的校内BBS,到现在每个高校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群体进行日常推送,使得学生的活动、学习、生活、交流等环节拓展到网络,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3.2 网络文化教育让思政教育效果更好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并与传统媒体互相支持和补充,形成了现代立体式多样化互相融合发展的传播体系,网络文化教育也出现了更多形式和价值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载体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之一的课堂,其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为传统授课和网络、视频、互动平台等技术支撑的新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模式,使得传统思政教育逐渐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缩短了时间线程。另一方面,现在大学生可分配的时间精力都相对充沛,对网络新鲜事物以及信息交流有较强的需求,巨大的信息资源除了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休闲学习需要,同时也让学生成为这些信息的产生、参与和传播者。通过了解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造,构建多样性、个性化的参与平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使之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阵地,成为大学生自我学习和研究的基地,让思政教育接受度更高,体验感更好,吸引力更强。

3.3 网络文化教育让学生价值更多元,让辅导员角色更复杂

在当代,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网络文化的多样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网络环境的部分承载了太多良莠不齐的信息,现阶段被喻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大众传媒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信息,但这些信息中混杂着大量消遣的娱乐信息、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甚至是带有浓重“色彩”的信息。这一情况在还没有形成稳定人格性格和成熟鉴别能力的大学生面前,会很容易使我们大学生 受到影响,同时会将自身性格、思维矛盾、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糅合在一起,产生各种新的复杂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专业教师或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更加复杂。不仅仅变成知识传授者,更成为具备心理咨询、突发事件应对、有谈判和说服技巧、做事细致周到等全方位角色集合体,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因此,针对当前的思政网络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立法措施,努力消除其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净化空间;一方面可以创造性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工作,并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不同事物和矛盾,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和价值观,将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并做到精准化渗透。

参考文献

[1]吕旭进.《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博士论文,2013.

[2]陈志超,汪谦慎.《用先进网络文化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3期.

[3]郑艳,吕京.《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载《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35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