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学法”入手,来设计“教法”

时间:2024-04-25

章文静

摘 要:教与学是一個辩证统一体,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教学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关系、结构。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当然也不是教学。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从“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去组织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才能逐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主体性;兴趣

1 转变教授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具体化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体性教学也要求转变学习方式,而要转变学习方式,主要的表现就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提倡主体性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而主体性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则必须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 拟定教学目标,进行主体性教学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制订好教学目标,提高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认真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程序。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不管任务的难易前半节课教师讲后半节课学生做,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教学案例:如在《剪花边》一课中,选了两个班级进行实验教学。一班上课的时候就按照前面提到的模式,先是欣赏花边了解花边,然后示范键花边,最后就是生制作,但课后出来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作品千篇一律。于是在二班上课的时候,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及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分步教学法从一开始的随意剪折——尝试剪花边——创作出新颖的花边,三次创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层层扩散,层层启智。在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举一反三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升华。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美术教学环境。

1.2 选择教学方法,进行主体性教学

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必须把主体性的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2 树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观念

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保持着一种僵化了的课堂组织方式,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劳感”。我们的教法应该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和创造性劳动后的幸福感。

2.1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渗透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智力。如果没有在知识形成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学就不会成为发展性的智力活动。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乃至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含量,并把这些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把教学过程看作学生智力发展的学路形成过程,学法渗透就会变成很自然的事。在教学中渗透了学法因素,就会使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而活的知识才是智力的有用材料。

2.2 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即使从以学含义来界定,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就能锤炼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当前,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应该说启发式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有效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应是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要发展和形成学法目标体系,要在学法实践中指导学生优化学法,这是以学定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在课堂教学学法指导中,流行的一种做法是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指导。要优化学法,就必须构建适合中小学生各年段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法目标,在这一学法目标结构中构架一整套使学生终生受用的东西。学习方法是凭借某些具体的认识过程和问题解决活动来发展的科学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世的世界观和方法基矗。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法”入手,来设计“教法”。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对美术作品的美的感受、欣赏、评价与判断。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适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思维程序,去感知一些鲜活的东西,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吴文侃.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J].教育研究,1982(7):90-95.

[2]胡克英.教学论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傅道春.情境教育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冯忠良.智育心理学(教育科学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