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认知说服理论是研究态度改变的理论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论文主要从认知说服理论的视角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者主体性、权威性较弱,教育内容差异性与偏向科学认知,教育方式缺乏灵活与创新,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见以及需求动力不足。针对问题并探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关键词:认知说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也呈现出“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自我自主、崇尚平等”“价值多元、观点多变”等特征。这些都要求尽快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说教向说服的转变。认知说服理论主要说服者如何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被说服者,使说服者的态度发生改变,从而引导行为。可以看出,认知说服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
1 认知说服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认知说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于 1959年提出的,认知说服是指说服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向说服对象传递信息,以引起说服对象相应的心理变化,以实现其态度转变的过程。认知说服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说服活动,二者在内容、目的、过程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如下:
1.1 内容上都体现着实施者的意志
内容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实现最终目标的要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倾向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说服的内容则更为多元,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个人喜好、消费习惯、行为方式等,一些说服活动也带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倾向性。二者共同点在于,都体现着实施者的意志。
1.2 目的上都是端正被说服者的态度
端正态度是认知说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端正人们的态度、指导人们的行为,涵盖了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的要求。而端正态度是指导行为的前提、基础和关键,只有正确的态度才能会有正确的行为,正确的态度可以使行为更具理性和更加坚定,矫正错误的行为的唯一途径是端正态度。因此,端正态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1.3 过程上构成要素具有一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说服大学生接受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信息,并产生预期效果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环节: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发布教育信息,大学生收到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馈和评估。说服过程是说服者传递与目标相关的内容,被说服者接收这些内容,进行整合、理解并做出反馈的过程。从过程的构成要素来分析,两个过程都有信息发出者、传递渠道、接受者和信息反馈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也是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2 以认知说服理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育者主体意识薄弱,权威性不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与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由于思想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使教育者收到的教育反馈效果不大;一谈到思想政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灌输”“洗脑”,对教育内容排斥、抵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教育者对思想政教育工作的信心和认同感。在认知说服理论中,说服效果的好坏与教育者的权威性、影响力有关。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育者在大学生心中的权威性不强、影响力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其教授内容可能不能有理有据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或给予有效的建议。俗话说“言传身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部分教育者没有按照自己教授的内容去做或是与学生联系不紧密,那么更不用说要求学生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因此教育者树立权威很有必要。
2.2 忽视了大学生实际的接受性,教育内容缺乏新颖性且偏向科学认知
认知说服理论认为,说服信息本身对说服力也有重要影响。一是传递的信息与被传递者已有的立场有差距。差距越大越难以说服;二是新颖与重复,新颖在沟通中是有效的策略,适当的重复会增加信息的说服力。在實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育者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实际,而着重按照书本的要求向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传播的正确观点无法真正内化到学生心里,其根本原因在于讲授的观点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看法存在差距,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再加上教学方法不科学,与学生互动少,就更难让学生真正接受教育。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科学认知,如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等内容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的主观体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仅仅通过课堂的理解与想象,在实际中没有或较少地存在这种情感体验,那么就会导致大学生知行的疏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3 教育方式缺乏灵活与创新
认知说服理论认为,信息的传递和呈现方式影响着说服效果,强调说服者所使用的媒体和单面与双面说服直接影响着说服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育者往往忽视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实行传统的单向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次,教育者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以传统的面对面的说服教育为主,加上传递信息本身的枯燥,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多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正面的理论灌输,对非主流思想进行“防”、“堵”,很少进行深入的批判,不能让受教育者从正反面教育中获得巨大的思想压力,以促使其态度的改变,以更深入地从内心认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可见,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易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4 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见以及需求动力不足
在认知说服理论中,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对课程的抵触心理,一谈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教师讲得好与不好,大学生心理上首先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不论教师讲授的内容正确与否,也很难内化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所以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大学生的抵触情绪。近年来,受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开始呈现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社会价值,不注重个人发展。有的大学生功利性较强,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拿学分的手段,没有真正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塑造上。认识上的偏差和缺乏需求的动力,导致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认同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和外化过程的统一。
3 用认知说服理论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认识说服理论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受教育者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教育者要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和专业性,提高在学生中的权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我的主体意识,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肩负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做到“动之以情”。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更好地纠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
其次,教育者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扎实自身理论功底,完备自身知识体系,保证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可信性。把知识的理解不断精准与深化,做到融会贯通;要关注中央政策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新的思想政治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的疑问要给准确全面的回答;要以身作则,经常与学生互动联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与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排斥,慢慢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接受并践行,还会影响身边的人。
3.2 教育内容突显对接性时代性,增加生活性。
首先,教育内容要突显对接性和整体性。教育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情况来安排教育内容。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有一个整体设计,并实现每个阶段教育内容的对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减少施教内容的重复性,在一定程度上疏导受教育者的排斥心理,实现其态度转变。其次,教育内容要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教育具有开放性,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避免空洞的理论灌输,教育内容要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关注学生的需求。教育内容可以来源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道德两难问题,把他们的个体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更易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其对教育内容的内化。根据说服理论,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会影响说服效果。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获得说服力,需要呈现正反两方面信息,甚至是多方面的立体信息;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特征及其思想行为的发生规律,合理安排与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生活化。
3.3 教育方式要由单一向双向性和多面性转变
首先,教育方式应从单向地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采用民主对话、问题讨论、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育方式应从显性教育向显隐性相结合转变,“隐性教育是指通过无意识、间接、內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德育活动。”校园文化构建、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都是开展隐性教育的途径,使受教育者分心,减弱其心理防御机制,从而更好地达到说服的效果。最后,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只向学生灌输正面的信息好还是正反面的信息都提供给学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讲授的观点是学生一致认可的观点,可采用单面传播;如果观点与学生的一贯生活经验不符,应采用双面传播。面对多元的价值观我们要予以引导和指正,根据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选择典型进行价值引领,增强说服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4 引导大学生者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主体意识与需求性
首先,要消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如在教学内容的适当重复会更有说服力时,要把握好度;避免使用命令或训导类词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意保护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其次,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角色和接受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进行和完成的影响,对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影响;客观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辩证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做到内心认同并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最后,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需求层次,关注自身的精神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出于某种需要才产生行为动机,然后外化为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自我认识等途径才能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纳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学生自身主体性和需求性的增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引起必要的重视。于是以认知说服理论的视角,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受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以及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冯秀军.新时空境遇中的当代大学生信念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1.
[3] 王甲旬,喻继军.基于说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4] 任 源.认知说服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
作者简介
朱永贞(1993-),女,汉,河北省邢台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