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动态”展示转型之路探索

时间:2024-04-25

摘 要: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以下简称非遗馆)几年来已经形成了以“静态”与“动态”形式相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模式。本文旨在当前发展形势及这一模式之下,整理思考互联网大数据的接入对当下的非遗馆带来的转型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动态展示;转型

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原则之一。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自承建之初,始终把如何展示“活态”作为思考与探索的重点和亮点,传承厅的设计由此而生。多个项目及其传承人常年坐馆,现场展示、制作,与来访人员互相交流,互动,由此达到动态展示的效果。近年以来,互联网大数据成为热词,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在新形势下获得了一些延伸与发展的机遇,是否能与大数据相伴相生,形成与互联网大数据展示平台的综合场所,打造“非遗+大数据”的全新格局。为新形势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改造提升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

1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现状

2015年7月24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正式开馆,作为我省第一座省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受到多方关注。该馆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开设展示厅与传承厅两个主题场馆,馆内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示厅以实物、模型、多媒体为载体进行静态展示,6000多件非遗精品充分展示了我省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精髓,让非遗项目传承过程“动起来”,开馆之初,邀请了黄平泥哨、苗族银饰、水族马尾绣、牙舟陶、丹寨古法造纸、安顺木雕等20多个非遗项目及20多位传承人进驻传承厅。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常年坐馆,将传统的生产技艺在馆内进行展示,让人们可以近距离互动交流,从而加深和增强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的了解。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政府支持,非遗主导,社会大众参与的展陈展示模式,达到了较好的“动态”保护效果。

2 馆内的转型保护探索

非遗来源于民间,充分展示了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因社会进程的发展部分非遗走上了被研究、被重视的“讲台”,如今,又因为社会的需求进而又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回归本质。文化在这其中经历了微妙的转型,由生活方式到研究对象,再被构建成为生产方式而促进生活。

2.1 从“静态”到“动态”

怎样让展示动起来,一直是非遗馆展陈展示探索的重点。传统展示一般以静态展示为主,虽以文字、图片、视频、讲解等形式加以辅助介绍,但这种文化的“再转述”实际已经是文化解释的“再创造”,如果讲述者或讲述形式不够准确,也会产生难达精髓的可能性。那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述人和持有者直接请过来,虽然远离了本身技艺生存的土地,但是否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原生表述效果呢?基于这个理念,传承厅入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远离了这份技艺所在地,进入政府搭建的展示平台。事实上,大多数进驻的传承人本就是当地技艺传承的佼佼者,早已面对了社会市场,但固定在博览馆“上班”,使其无形中增加了一重官方文化使者的身份,肩负了让普通大众意识到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任务。从进驻之日起,从“乡土”到“社会”,完成了一次微妙的转型。

文化中的特质就展现于各项日常表征。来到非遗馆的非遗项目及其展现形式能否体现传统本土的文化特征?遗憾的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非遗馆除了文化互动、交流平台的职能,更像传统的“展销”平台。这与非遗馆的定位与管理相关,也是对这种模式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随着管理模式的逐渐成熟与展示形式的多样补充,到访者逐渐增多,原本的生产生活已带有了任务色彩,传承人开始适应了馆内生产与生活,开始凸显文化交流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非遗馆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传承人们体现的是原生的文化特质,也不完全是原生的文化特质,在特有的馆内环境下,主动适应了新的环境,是他们坚守自我传统,同时进行自我文化调试的

结果。

几年间,驻馆传承人的队伍也不是一成不变,驻馆形成的影响与效果、传承人自身基于馆内资源形成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苗族银饰的国家级传承人吴水根、黄平泥哨的国家级传承人王登书与苗族蜡染的六盘水市级传承人李群成为了非遗馆活态传承的较为明显的受益者。究其原因,项目更容易融入大众生活;传承人本身较为容易交流沟通;愿意运用馆内资源与平台、善于结合资源开展传承工作。目前,王登书和李群两位老师除日常驻馆、外部交流活动之外,还参加了非遗进校园等各类活动,充分促进了交流互动,是非遗馆动态传承探索成功的例子之一。非遗馆内的部分传承人已经完成了“客位”到“主位”的转变,帮助非遗馆实现了静态到动态的转型。但由于长期在外,他们的“乡土”传承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又是新的课题。

2.2 从“动态”到“动态+”

随着与大数据“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的理念推进,非遗馆迎来了转折性的2018年。根据展望,非遗馆传承厅将以“非遗数据+”方式迎来互联网时代,与其结合成为数字化展示区域。这意味着原来最有特色的“动态”展厅即将有所变化。文化与经济、非遗与数据在这里要融合在一起牵手。一时间,怎能融合,怎样融合,各类博弈,众说纷纭,至今为止,尚无定论。而无论最终是否接入互联网,目前的非遗博览馆也需要新的发展。传承人连接市场渠道较为单一、展品更新慢且少、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等都成为了制约当下发展的原因。如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一样,承载了展示非遗文化的非遗馆作为展示实体,也应延续在这多元变化的社会进程中。转变,不仅是非遗馆活态探索的必经之路,也是历经荣誉与风雨的非遗馆所需要的,“变”而后生。

互联网与非遗馆的融合,也将蕴含运用大数据推广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旅游,助力文化大扶贫的宏观理念。根据展望,或在原有的展厅中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展示非遗文化魅力,使其成为互联网大数据展示平台。

非遗与大数据的结合并不是新鲜事。我省早已开展了非遗数据库建设及抢救性记录等相关工作。但传承厅如何改变仍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原有传承厅外正在建设传统榫卯结构木屋及回廊,延续传承人驻馆现状。场馆新格局,催生新模式,这里最终是否会转型成为非遗与大数据互为补充的综合展示平台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的是,如果接入互联网大数据,“动态展示”除传统交流互动外,又有了新的可能。对大数据来说,无论“动态”是人或是形式,在它的面前统一为“数据库”,而非遗传承人又更是“原始数据库”,手握核心资源。如何运用这些资源来更好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非遗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

3 结论

从传统展陈到駐馆展示,实现了物到人的转变;从驻馆展示到互联网,实现物与人的有机结合。这是发展的轨迹。驻馆传承人带来了在乡土学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去适应、调试甚至创新,从而反作用于传统核心的保护,不仅促进了发展,实现了传承,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数据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作者简介

尹婷(1984-),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法学硕士,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