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掌上图书馆的构建

时间:2024-04-25

王卉

摘 要:“互联網+”计划的提出为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构建掌上图书馆成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本文阐述了掌上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了构建掌上图书馆的三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掌上图书馆;构建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早在2012年提出,2015年李克强总理又进一步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传统图书馆做出改变;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也是传统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掌上图书馆的构建将有利于传统图书馆突破瓶颈,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及“书香社会”的建设。

1 掌上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掌上图书馆,实际就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获取图书馆服务的集合。读者可以通过掌上图书馆的APP,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

掌上图书馆有三大特点,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更具优势。

1.1突破时空局限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围绕纸张文献和图书馆馆舍开展。因此,其服务在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图书馆馆舍可能与读者的居住地或工作场所相距甚远,导致读者无法及时获取服务;图书馆的开馆时间常常会与读者的使用时间发生冲突;图书馆的某些规章制度可能会对读者的使用造成消极影响等等。此外,其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也会给读者带来不便。

掌上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种种限制,大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首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放在背包甚至是衣服口袋里。这些便携的移动设备为掌上图书馆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载体。其次,无线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成为各种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便捷通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逐渐壮大,人们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阅读。2016年数字化阅读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手机阅读媒介接触率实现跨越式增长[1]。这为掌上图书馆的构建提供了稳定的用户基础和更广泛的服务空间。

1.2高效便捷

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大多是人工操作的,效率较为低下。以图书借阅为例,读者先要搜寻到索书号,再根据索书号到固定的书架上寻找,有时会遇到被其他读者临时拿到座位上阅读的情况,那么找书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白费了。利用掌上图书馆就不会有这样的徒劳无功。由于掌上图书馆以移动设备为载体,将传统图书馆虚拟化,将传统的纸张文献变成了数字化的电子资源,读者想要借阅某本图书,只需用搜索引擎搜出图书,点击“下载”或“借阅”便可以将所需图书放在自己的电子书架上,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不用担心这本书已经被其他读者借去。这样,读者享受图书服务的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

另外,随着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发展,4G网络将为掌上图书馆的构建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4G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几乎能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以4G网络为技术支撑的掌上图书馆将变得更为高效便捷,而这也是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

1.3丰富的数字资源

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书籍的阅读,而是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掌上图书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品种齐全、体系完善,能够基本覆盖读者需求的各个方面,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源进行免费借阅或付费下载。

总之,掌上图书馆以其突破时空局限、使用更加高效便捷以及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等优势,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更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精神。

2 构建掌上图书馆的制约因素

经济和技术上的制约,传统馆员素质偏低以及馆际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是掌上图书馆构建中急需克服的三大问题。

2.1经济和技术上的制约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是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服务都是无偿的。而掌上图书馆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运行商必然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大量的数字电子资源,涉及到版权购买等问题,也不可能全部免费向读者开放。这样就造成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收费的冲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读者对掌上图书馆的使用。

再者,就是技术上的制约。掌上图书馆以移动设备为载体,必然会受到设备系统的影响,在Android系统上运行的APP不一定适用于IOS系统。操作系统间的差别就造成了软件兼容性的问题。比如,有些格式的电子文献在Symbian系统下能够识别,但在PocketPC系统下却无法浏览。因此,这也成为构建掌上图书馆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

2.2传统馆员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对图书馆员培训力度不够等原因,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馆员可谓凤毛麟角,馆员智慧化能力不对称,完成不了智慧服务[2],这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降低了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信息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为科研、教育、文化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应当与时俱进,也向传统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3馆际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图书馆资源有限,在馆舍分布上需要做到较为分散,才可以满足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这就导致图书馆之间不会有密切频繁的往来,缺乏沟通协作机制,难以实现资源整合,达不到互通有无、促进整体发展的目的。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各自独立发展、偶有往来,既不利于履行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职能,也不利于带动区域经济文化整体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总之,经济和技术上的制约、传统馆员素质偏低以及馆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等都会为掌上图书馆的构建带来一定困难,是必须克服的三大难题。

3构建掌上图书馆的举措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掌上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符合时代潮流,它克服了传统图书馆的诸多弱点,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掌上图书馆的构建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要在克服三大难题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

3.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在经济方面,应当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购进大量数字资源,网络运营商收取费用等,这些成本无疑增加了图书馆自身和读者的经济负担,很可能会降低读者使用掌上图书馆的积极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掌上图书馆的构建。

在技术方面,应当强化信息技术部的重要作用。系统软件不兼容的问题需要信息技术部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在程序上能够做到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北京的书生公司研发的“书生移动图书馆”适用于不同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3]。此外,掌上图书馆应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增强防御能力。

3.2提升馆员素质,打造智慧馆员

传统的图书馆员已经不能适应掌上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必须努力提升馆员素质,打造一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智慧馆员。

掌上图书館的构建对馆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虚拟资源检索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具备同计算机的人机沟通能力等等[4]。要想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图书馆必须为馆员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例如,制定与岗位相关的知识更新制度;分级别举办研修活动;开展自我导向性学习方法指导;创建聚集各类型培训资源的馆员专属网站并加入常用实时交流平台等等[5]。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馆员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为掌上图书馆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3.3加强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建立起集群化的统一信息平台,使图书馆从服务管理孤岛的独体型转型为服务管理互联的共同体,能够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公共图书馆间的图书馆联盟是互利共赢、相互合作、共享资源的,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可以扩大资源利用范围,减少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成本扩大数字资源的服务范围[6]。

另外,图书馆应加强与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各类文化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公共文化网络云,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全面共享。

4 结语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疑为传统图书馆突破瓶颈、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构建掌上图书馆不失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掌上图书馆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网络平台、馆员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大威,张炜.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01)

[2]王力.“互联网+”智慧图书馆运行与发展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2)

[3]付跃安.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需求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04)

[4]吴爱琼.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2(01)

[5]刘琳琳,郭涵,袁澍宇.“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方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5(13)

[6]余凯旋,宋文娅.浅谈利用“掌上赣图”开展社区阅读文化建设[J].图书馆研究,2016(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