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人尚“和”的特性

时间:2024-04-25

摘 要:经过几千年思想的传承,尚“和”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人的尚“和”心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本文归纳概括出中国人尚“和”具有五大特性:包容性,实用性,普适性,边界性和动态平衡性。

关键词:尚“和” 特性 中国人

1 引言

对“和”进行语义分析发现,“和”的本义是调味之和与调声之和。“和”由“禾”与“口”构成,是指“禾”要成为美食,让人吃下去后整个身体产生和顺之感。“和如羹焉,水、火、盐、梅、醯、醢,以烹鱼肉。”(《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的“和”就是调味的意思,合成一种新味道——羹。《逸周书·商誓》中有“亚明祀上帝,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用胥饮食”。“和”在这里是指用成熟的嘉谷,用以求告民和。《说文》将“龢”解释为“调也,从龠,和声”,和美食需要经过厨师调配五味(和五味)才能生成的事实相类似,意指美妙的乐曲需经由乐师调五声和六律才能生成。

在中国汉字史上,“和”字出现较早,而“和”的使用主要朝着两大方向发展:一是儒家将“和”逐渐伦理道德化,如《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另一是道家在自然的意义上使用“和”,如《老子·四十二章》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至于将“和”视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已出现:“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并且,“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思想自先秦产生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保持较大的稳定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一直起支配地位。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和”的概念类似于社会心理学中讲的“和谐人际关系”、“合作”等概念(汪凤炎,郑红,2013)。

2 中国人尚“和”的特点

中国人尚和具有包容性、实用性、普适性、边界性和动态平衡性五个特性。

2.1 包容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孔子高扬了“和”的重要性,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善于协调的,并以和睦相处为目标。“和”是包容了“异”的“和”,强调要多元共处,以和为贵,协调融洽地统一于共同体中(吴世彩,刘家俊,2008)。晏婴说如同做羹是将诸多原料调和在一起一样,“和”是将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以一定的比例调成具有平衡、协调、和谐关系的“新”事物,表明“和”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2.2 实用性

中国人向来注重实用思维,这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汪凤炎,郑红,2013)。尚“和”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所以也是注重其实用性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规范,而“和”则是贯穿于礼仪规范中最基本的价值规范,并将其看作是评价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好坏的标准与尺度。孔子曾很直白的说:“礼之用,和为贵。”这表明以“和”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正是“礼”这种文化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于是,与人交往做到和睦相处就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许,反之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与此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如孔子說的“和无寡”。不仅如此,中国先哲还认为“和”可以产生新事物,正如《管子·内业》所说的“和乃生,不和不生。”而且以“和”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还可以增进经济效益。综上所述,中国人尚“和”是受到实用思维影响的,从某一方面说易促使伪“和”的产生。

2.3 普适性

人类以群体为生存和实现的条件,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的永续发展,协调与和谐就成为任何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吴世彩,刘家俊,2008)。古希腊哲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和谐”,如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和谐”,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柏拉图则提出“公正即和谐”,将理想国称作一首“和谐的交响曲”。赫拉克利特则提出的“对立和谐”观则认为:自然“是从对立中产生和谐,而不是由相同产生和谐”。亚里士多德也说:“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从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和谐的理解与中国古代先贤对和谐的理解有相似之处,都认为和谐为美,和谐与对立是辩证地统一。而且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依然是尚“和”的。由于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尚“和”有用,冲突与斗争有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个体是倾向于尚“和”的。这也就说明尚“和”在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人尚“和”具有普适性。

2.4 边界性

受中国人的自我观影响,中国人的尚“和”心态也具有一定的边界。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是说我们要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然后也要孝敬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们爱护抚养自己的孩子,也要照顾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孩子。孟子教导我们要“兼爱非攻”,但并不是“博爱”。也就是说“老人之老”、“幼人之幼”是建立在我们“老吾老”、“幼吾幼”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先是与身边的人和,才会推己及人,与他人和,但这个他人并非所有人,只是处于自我边界以内的人。正如费孝通所说:“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与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中国人重血缘关系,所以在和亲友的关系上一向是尚和避争,然后随着关系的亲疏会有所不同。当超过了自己的边界,和与自己有利益联系又没有血缘亲疏关系的他人交往时,就不会一味尚和了。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是,当存在利益纠葛时,即使存在血缘关系也不一定尚“和”。所以,中国人尚“和”具有一定的边界性。

2.5 动态平衡性

《三国演义》的卷首语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中国古代一直有斗争和叛乱,而统一却是不变的主题。冲突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达到一种新的和谐,也就是说冲突不会一直存在,冲突发展的结果要么是消失,要么是和谐。当“和”的时候管理得当,并在出现不同意见时有效处理,是可以避免冲突的产生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和是永恒的,是绝对的,而冲突是和的一种变态,是短暂的,是相对的。所以“分久必合”是有道理的,而“合久必分”却未必是绝对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陈鼓应.(2009).老子注释及评价(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

[2]费孝通.(1997).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江灏,钱宗武译注.(1992).今古文尚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4]罗贯中.(2013).三国演义.北京:华夏出版社.

[5]汪凤炎,郑红.(2013).中国文化心理学(增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6]吴世彩,刘家俊.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宁夏大学学报Vol·30.2008.5(1-7).

[7]许慎撰,段玉裁注.(1988).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2002).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9]杨伯峻译注.(1960)孟子译注(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0]杨伯峻译注.(1980)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0]杨伯峻编.(1990).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

[11]赵守正.(1987).管子注释(上下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凯丽,女,1993,汉族,安徽萧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心理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