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时间:2024-04-25

田雨阳

摘 要:因为法制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考的科目中不包括法制课程,所以,其长期以来都没能进入主课堂,而在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就只能在思想政治课本中或以主题活动方式中进行穿插。因为,如果我们要培养现代法治建设下的优秀公民,就要在学习中贯彻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本文在对探讨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中,首先以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起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客观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法律教育;高中生;法律意识

法律对于许多普通民众来说似乎离自己比较遥远。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对应当如何按照法律程序去做什么而提及,也常在许多小事情上忽略法律界限,根据国外的调查数据中发现有超过92%的人都曾违法。似乎这个比例比较吓人,但我们可以想一想,法律禁止范围之内的有人身攻击、言语攻击等,因为我们对法律似乎一点也不了解,所以也缺少了应当有的敬畏之心。不仅如此,现代中国公民对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高中生。本文围绕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更多教育者的注意。

1 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1.1 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1)从整体上来看,高中生愿意学习法律知识。高中生开始注意到现代社会对法制的需要和呼唤。绝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法律教育,但是接受法律教育的方式单一,效果不佳。其次法律重要性得以肯定,九成学生不反感法律书籍,但过半人数不知道内容。仅有一些学生了解过《宪法》、《刑法》等法律。(2)从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高中生的法律理念水平有待提高,高中生的法律理想及法律信仰度不高,对法不能表现出信服、尊崇,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信心不足,中学生必须树立起现代法律理念,实现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3)从高中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高中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比较广泛,社会、家庭、学校、新闻媒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高中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仍是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深入了解法律。

1.2 影响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1)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的年龄较小,多为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受应试教育及“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导致高中生法律意识低下。(2)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不成熟,思想不稳定,缺乏辩证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控制自身行为和抵制外来诱惑的能力。周边恶劣的环境和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影视、网络、音乐、录像等所形成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诱惑,致使青少年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3)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受不完善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高中生个性的形成与家长、家庭有着密切联系,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结构残缺或破裂,都会对子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的自身素质修养,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 加强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客观必要性

2.1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必须从教育青少年入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持续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支持,因此要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2 是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高中生能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前提,同时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制观念的培养,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内涵及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以此使青少年学生树立起对党和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爱。

2.3 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迫切需要

加强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控力,形成健康心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新时代观念,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 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3.1 优化法律教育的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景目标、品德目标,在制定法律知识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应做到:(1)优化知识目标。在制定法律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切实站在高中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便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尽快理解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真正改变以往教师及学生对待学习法律知识不重视的现状。(2)优化能力目标。在制定能力目标教学时应强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以此来引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3)优化情意、品德目标。情意、品德目标摆在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从意识上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法深入学生心中,逐步形成法律观念及信仰,实现法律意识的现代化。高中生在知法、懂法的同时应学会守法、用法、护法,形成较高的法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法民。

3.2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及学生实际,慎重选择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精心设计专题,比如设置法律基础理论专题、宪法专题、部门法专题、程序法专题等。做到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整体的掌握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创新法律学习的手段

主要针对一些有关条例、概念、意义等加以记忆的法律知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提出疑问见解,然后教师指点讲解。对记忆性的法律知识,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是非或选择题,不定期的进行临时抽查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知识掌握牢固,规范他们的言行、指导他们的实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授课,摆脱沉闷课堂,将法制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让死气沉闷的政治课堂“活”起来。

4 结语

面对当代高中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强高中生的法制意识的培养,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让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并在美好的蓝天下闪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参考文献

[1]赵士亮.农村家长参与学校的阻抑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徐明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3:9-12.

[3]郑样生.试论思想政治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4]苗琰.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