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身势语在对外商务中的运用

时间:2024-04-25

摘 要:在商务活动中对同一信息解读的偏差往往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产生并可能最终导致谈判失败。基于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本文希望能找出身势语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商务;身势语;冲突;解决方案

1967美籍传播理论领军人物鲍尔·瓦茨拉维克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公理“沟通无处不在”。他认为,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沟通”本质上是一种以与他人互动的形式存在的行为,因此人们也不能“不沟通”。因此无论主动或被动,沉默或会话,人们都在以某种方式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传递。1980年美国人类学家雷·博怀斯特尔的研究则更进一步,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至少只有65-70%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行为进行传递的。在全球化趋势已成定局的今天,我国各大中小企业与世界各地的商务交流也日渐频繁深入。因此在对外商务中对非言语性交流,尤其是对身势语的研究也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非言语性交流与身势语

人们往往认为非言语性交流只是对言语行为的补充。然而,在商务谈判中非言语性表达的重要性往往要多于言语性行为。在人们开口说话前,往往许多信息已通过他们的非言语性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身势语被透漏了出来。尤其在对外交际中,因为语言差异导致的直接通过言语行为进行交际能力的不足,作为非言语性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身势语的沟通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讨论最常见的两种身势语:面部表情与目光交流。

2 身势语:面部表情与目光交流

阿斯曼认为文化与冲突“之间看似好像没什么关联。然而如果深入观察却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因为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人们交流的形式与框架条件还影响人们的非交流性行为。”因此许多商务谈判中的冲突本质上是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许多冲突的根源在于参与谈判的双方由于不了解或不够了解对方文化而对对方的某些言语性或非言语性行为产生了错误的阐释”。即使是同樣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往往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背负不同的期待。由此可见,许多文化相关的误会和冲突的深层原因往往来自文化差异。

2.1 面部表情

笑是一种典型的面部表情。中国人尤其爱笑并赋予了笑丰富的内涵与功能。这导致在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人的笑十分神秘,令人捉摸不透。基泽尔认为亚洲文化中的笑往往是隐藏真实的感情的一种工具。“在欧洲人看来笑应该是喜爱或快乐的表现。然而在亚洲文化语境中微笑还可以用来掩饰如生气或惊讶等感情。”在西方社会,微笑往往被认为包含欢快或嘲弄的含义。然而在中国、日本或是其他高文化语境的国家,微笑则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功能。除了基泽尔所列举的功能外在某些情况下笑还可以用来掩饰尴尬或不舒服或者是对别人出错时表示理解或宽容。

2.2 目光交流

相对于亚洲文化,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于眼神交流,对于西方人来说,能够直视对方的目光往往是真诚可信的象征。在谈话中,如一方主动寻求与另一方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则往往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否则的话则显得不可靠或是有所隐瞒。然而,与之正好相反,在亚洲文化圈中,直接的目光交流往往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十分无礼的行为。在中国文化中“避免目光接触”往往是对对方表示尊重的一种表现。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则可能植根于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等级观念。此外回避对方直视的原因也可能在于,这么做可以减轻一部分由此产生的压力,因为在亚洲文化中直视往往隐含着一种压迫或是进攻的意味。

3 如何避免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跨国谈判中交际对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是导致误解甚至冲突的主要原因。霍夫曼认为,只有严格区别被认知的事物及自己对该事物产生的解读,并有意识地将被认知的看作是未知或是与自身文化不同的事物,这样才能避免这些误会误解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兴祖斯补充道,在跨文化交流中除了要做到能够认识彼此间的不同,“还需要对这些不同进行在加工与接受”。

4 结论

无论是作为诉说者或是倾听者,人们在进行言语交流时往往会无意识地伴随进行非言语交流。作为最常见非言语性交流形式的体式语传递的信息往往比言语表达要更加细腻、丰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势语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尤其体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在国际谈判中遇到冲突或矛盾,核心是需要弄清产生冲突的原因。这不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分析如果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则除了当时应向熟悉对方文化的专业人士求助外,事后还需加强、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水平和能力,降低同样问题在未来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Watzlawick, P., Beavin, J. H., & Jackson, D. D. (1967). Pragmat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interactional patterns, pathologies, and paradoxes (pp. 48-71).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2]McDermott, R. (1980). Profile: Ray L. Birdwhistell. The Kinesics Report, 2(3), 1-16.

[3]Kiesel, Manfred (2004): Internationales Projektmanagement. K?ln – Wien: Fortis Verlag in Verlagsgemeinschaft mit Bohmann Buchverlag – MANZ

[4]Assmann, Aleida/ Assmann, Jan (1990): Kultur und Konflikt. Aspekte einer Theorie des unkommunikativen Handelns.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5]Lüsebrink, Hans-Jürgen (2005):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Stuttgart: Verlag J. B. Metzler

[6]R?sch, Olga (1998):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mit chinesischen Partnern in Wirtschaft und Wissenschaft. Wildau: TFH Wildau

[7]Zinzius, Birgit (2000): China Business. Der Ratgeber zur erfolgreichen Unternehmensführung im Reich der Mitte.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Berlin

[8]Hoffmann, Hans-Erland, Prof. Dr. Schoper, Yvonne- Gabrielle, Dr. Fitysimons, Conor (2004): Internationales Projektmanagement. Interkulturelle Zusammenarbeit in der Praxis.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作者简介

黄晨仪(1988—),女,江苏省盐城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